论坛元老
金币 元
银币 角
铜币 分
诚信币 金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回帖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个人主页
已绑定手机
|
“冰窟哨所”的火热青春
9 b$ [+ f4 s7 Q
* f, q+ W. {6 i1 @3 r W* c' d■张辰欣 解放军报记者 王雁翔
; L; o8 g: y9 ?2 i: y h X- r$ W
) ?6 Y, N ?( D9 Q0 C雪花纷扬飘落,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这冰冷的雪景中,却蕴含着春的希望,那是一种别样的温暖。雪谷中,一棵树傲然挺立,它承受严寒,却也用坚韧,给这冰冷的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 N! J4 g- b8 J6 U! b7 F4 m& W7 H6 [( A c& d- C4 E) D# C
寒冷,是新疆北部边防可可托海的冬日常态;温暖,则是驻守这里的阿勒泰军分区可可托海边防连官兵内心深沉的守望。在冷与暖的交织中,他们用坚守与奉献,收获希望与成长。
1 _, w* j5 W. l4 z8 u# [4 G$ U! h
可可托海,蒙语意为“蓝色的河湾”。这里冬季最低气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三十八九摄氏度,可谓“冰火两重天”。
0 c1 s- D. b: W$ k9 T u0 D7 ^. I( @8 |- t/ z( f7 x
每年春回大地,冰雪消融,连队兵分两路,奔赴远方的夏季执勤点。大雪封山前,他们又像候鸟一样回到连队。
2 n0 ?( s. U! E
& n: l# N1 g& |; r无论是艰苦的夏季执勤点,还是冰封雪裹的山下营区,都犹如青春绽放的舞台。面对风雪严寒、山高路险、孤独寂寞等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与挑战,官兵们奉献、付出与担当。岁月的章节里,冷与暖,相互交织;季节的轮回里,官兵在坚守中把千辛万苦品出了甜味。
; j8 c/ _4 g5 |! |7 g( X4 L* o
9 F ~3 y0 P0 E4 Y0 `4 f$ c日前,记者走进被誉为“冰窟哨所”的可可托海边防连,品读官兵坚守哨所的冷与暖,聆听他们炽热的青春故事。
4 j; O& u0 `3 S) t7 l" X
2 u% s" D) U+ |! t——编 者: q' \0 D" b2 q3 M. o! d V: ]2 j
- m6 O! r. C: y# M1 ]" S5 q
, {) s: e& N/ O
4 j2 B3 P. c% |# i官兵在阅览室读书。张辰欣摄3 z5 g* H2 K; A8 z
5 |0 Y0 z. ~0 g) S
g4 `& \2 j& R5 K) R
9 C# Z* B- e' q* r- u一名战士正在写日记。张辰欣摄
, w; v. [ P. t3 t2 y r
" I, m& v: H2 R6 i U) q; T
" {, p+ }, M" H: A! V; l1 ^" t; f( U" M2 G H1 O
巡逻官兵站在雪岭上眺望远山。张辰欣摄
; B& N/ a7 f0 V2 Z% e5 y8 l
& U3 l' K$ U5 C5 b/ o6 H哨所里的冷与暖
5 F q% h5 j* s! b9 V7 H, U
9 l9 S- M. s+ k中国最冷的地方在哪里?许多人都认为是东北的漠河。其实新疆可可托海的严寒,一点都不逊漠河。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二寒极”。
* i, p1 `" T$ u& ], N! {" S! l9 m8 E) T. u' {
这里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日前,记者抵达可可托海,眼前一片皑皑白雪。
8 A( H$ m# G9 E0 Z0 d
$ O9 x8 H' ^& c+ j“去年9月,这里迎来第一场雪。”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可可托海边防连常连长说,这个冬天天气晴朗,阳光正好,温度有所回升。
4 s. ^) [( y8 u+ G7 a3 R3 g: p( K8 Q+ A, w2 w
冷与暖,是可可托海边防连官兵冬季守防的关键词。
8 U5 m4 b$ ?5 ~0 p' @
3 B1 `8 `6 e8 s) c8 q4 O( U极寒天气,普通温度计在可可托海无法使用。连队专门采购了一个测量低温的极寒温度计,安装在楼前旗杆上,用来记录驻地气温。官兵们说,今年连队驻地最低气温曾一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
# y: X2 l/ c, k: ]- _& p5 s3 c, j; I5 ~, Q
雪花飘落,积雪凝冰,翌年5月才会彻底融化。高山、丘陵、戈壁……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里的冬季漫长又寒冷。可可托海边防连的哨所,也被称为“冰窟哨所”。
( v* T [/ Y2 \ L3 P# \. ]3 E; C. K1 M& k# F
连队军犬饲养员、中士向泽韬说,2022年驻地雪下得特别大。一个晚上,狂风肆虐。翌日一早他去给军犬喂食,几只军犬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来迎接他——原来大风卷走了犬舍上的防寒遮盖,他三步并作两步进棚查看,发现军犬已被冻得蜷缩成一团……
& d3 _( t% I) n4 S Y1 G; E7 C; H; p6 l6 L0 M2 z( g- k3 k% k
向泽韬把军犬一一抱到连队医务室,在军医的帮助下,几只军犬最终恢复了活力。作为军犬饲养员,描述和回忆这一幕时,他的眼眶红红的。1 m8 g2 S& h5 \6 l6 ?1 i
& @) E: m% ?0 ?+ |0 Q7 r在可可托海,军犬是官兵们的忠诚战友。
$ n+ I. F# Z" W' ~# a$ t/ e6 R$ v% s+ L
每年夏天,跟随官兵进驻连队下辖的乌力杜尔贡夏季执勤点,军犬“大黑”总是寸步不离地走在向泽韬身旁。一次,进驻哨点途中遇见野狼,“大黑”狂吠着预警,狼群不敢靠前。
5 T2 m: \" X% [! z2 @3 t% l& Z
去年冬天,一场大风刮断了连队通往山外的通信光缆,一级上士姚云鑫用设备判定故障点位,带着中士刘俊前去抢修。出发前,他们随身携带了各类抢修器材。
# ]5 D) q* p, c" T0 Y/ e. u p5 u8 g5 m9 G2 G) T
故障线杆离公路不远,位于一处山坡上。风大雪厚,他们足足在雪海跋涉了4个多小时。来到线杆下,姚云鑫迅速爬上线杆开始维修。他拿出卫星电话,向连队报告情况。刘俊发现,老班长说话的语速特别快,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通话。
8 g% F, G2 A& O5 ^! U1 @ A* G6 R4 H! ? G. F% _; x9 l
姚云鑫说:“极寒环境下,电器设备容易亏电。无论是通信设备还是巡逻车辆,电池必须尽量‘省着用’,否则很快就会耗光电能……”
4 a, g( ~9 A8 N/ K2 \# S8 k/ o
( L% S( Q$ [9 [7 l4 E坚守极寒世界,关于寒冷之苦,官兵有说不完的话题。' P$ r* j* |" E' |
7 E% q( R4 s! X9 \& r- x
一次检修设备,官兵们的手已经被冻麻了,他们只得点燃火堆取暖。“光缆纤芯细如发丝,稍有不慎就会碰断,必须脱掉手套徒手作业。”为了精准高效完成任务,姚云鑫只能一边烤火,一边排除故障。
2 `2 l& I# W( `* Z4 q5 [
/ d9 n. H. D: [! a( @1 C气温太低,手指灵活度降低不少,姚云鑫手指轻轻触碰一下,一根纤芯就断了。他将冻僵的手贴近火焰,直到恢复知觉,才重新拿出纤芯开始检修。. e/ q- {% n) A- S0 E+ Q& W
: }/ F8 r1 p' M+ ^1 ]刘俊刚到连队第一年就冻伤了双手。翌年春天伤口又疼又痒。就算伤口再疼,一旦任务来临,他们还会这样操作。9 U* ?" Y0 S* F/ f. Q% q4 B6 T: C
; I- W: x, H0 J9 d+ W" v! N
“这么冷,巡线任务这么重,你为啥还要留下来?”面对记者提问,刘俊把目光投向了远方,轻轻答道:“为了更多的人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w p2 u2 I3 g8 N5 ~" ?! H
0 i7 a/ f* Y; M: d3 S5 w' ?+ \有了这个目标,坚守哨所的日子再冷,心里也是暖的。
1 g9 X p9 P, l1 n5 B C% M* M! `$ g, N( H* o- D6 S! `
4 R; c, l% c( T9 |5 {
) r8 ~+ C. _9 F$ R9 H5 X3 ?, a a
夏季执勤点的星空。张辰欣摄3 t2 J) l( B' |8 [& t& R3 F
3 T; G9 _# e2 U; `5 ^* W$ B( q. {- K( m* D3 c$ Y! h. x
& }+ X3 g% Q" l) I8 n$ {: o官兵骑马进驻夏季执勤点。张辰欣摄! F0 p: A b1 H' v" E
. K+ { w8 [8 N+ K- k e' m& O上哨路的险与难# v H+ E3 d5 ~9 W) g1 I. m
1 _5 I |+ D3 f+ G# b/ g; {
可可托海的夏天,绿草向雪山和天边铺展,野花恣意绽放,空气中充满花草清香。北疆盛夏的风景,对36岁的一级上士陈刚来说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意味着一份守护的责任。( p2 Y! e4 f6 u$ v
' b$ a- r2 K! t P/ R% c5 m连队下辖哈亚尔和乌力杜尔贡两个季节性哨所。每年6月大地回暖,陈刚就和战友一起骑马,向着夏季执勤点进发。当年9月,他们再从执勤点撤回连队。
% n# U- I# v4 U1 ?3 i1 K* `, s
; T' i9 D" `( _& f4 e' K两个哨所都曾是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手机信号的“三不通”哨所。
& S4 q {0 _3 F# l, @ O5 _( R2 j: l" U+ y% A
通往乌力杜尔贡的路,沿悬崖绝壁而建,很多路段宽不足一米,官兵沿羊肠小道一步步向上攀登。路的另一侧是万丈深渊,站在小道上,俯瞰脚下的额尔齐斯河,仿佛一条溪流。 |! t4 X. ?0 ]4 R( a- S# d
3 N' ~* ^& ]# f1 K8 ]那年连队官兵牵着驮给养的军马上山,下士管彬所骑的军马被落石惊吓,后蹄踩空,坠入奔腾的额尔齐斯河。
3 B3 \: h9 M% x9 A
. k D% [ z( [$ J4 t那一刻,管彬顺势抓住身旁的松树,惊得半晌儿说不出话。回头看一眼另一匹军马“黑风”,只见它奓起鬃毛,蹄子刨地,也受了惊吓。% w: \, `! E) w& i
$ L8 t3 N% Q, k3 x) B8 Y4 z
如今乌力杜尔贡哨所的物资运输,已改由直升机保障,但官兵上下山依然需要骑马。2021年,前往乌力杜尔贡哨所的路修通了,但最后一段路临崖而建,官兵们只能骑马或徒步通过。
% X( e6 C, z/ @% y
3 k6 F, L }. U3 l哨所的变化说不完。一级上士陈刚告诉记者,过去官兵洗澡是个难题——他们将冰河水一桶桶运到哨所蓄水池,等太阳出来把水晒热了再洗;2019年山上新建锅炉房,官兵洗上了热水澡。
% |1 f/ E9 E; E" O8 s( @) i% k
# C; J( T* Z! ?0 Y以前哨所与外界联系,只有一部固定电话,2017年上级配发卫星电话,由于通信资源有限,官兵遇有急事才会拨打。去年8月,哨所周边新建通信基站,安装柴油机发电系统,官兵与家人联系变得畅通起来,而且还可以上网“冲浪”。, e! I6 Q: V' Z% g& f* T* M" e0 M
8 E4 C0 q3 S5 f& \4 }5 Z" `9 c3 F那年秋天,连队结束夏季执勤点守哨任务,因天气原因回撤时间被延迟。一周后多数官兵乘直升机撤离,二级上士萨力哈尔和副指导员、一名战士一起,赶着军马往山下撤。5 O) A2 M( C; ~9 W. A' Z
- R9 f1 ~4 m+ j- ]" f
半路上他们遇到几名进山盗猎的不法人员,面对规劝仍企图蒙混过关,装作回头下山的样子,实际上绕路准备再次上山。谁知萨力哈尔早已识破他们的计谋,掌握了他们的行踪并迅速联系部队,最终把他们送往了地方派出所。1 V, Y8 i& R+ H/ @8 s1 s. A
9 T4 R3 t+ a: k' z# G( k
每年上哨下哨,萨力哈尔渐渐由一名新兵变成了可可托海“边防通”。在他看来,上下哨的路就是人生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每一次遇到艰险与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礼物。
+ c$ K6 h% E" p1 g/ {, x- C) B
+ ~1 o" v/ i5 q+ o$ I3 X( [& d o9 q5 L" ~ K. ]% E) ~/ w
: L: u F6 u9 r; l5 b. `写在家书中的牵挂。张辰欣摄
( l! H8 m& j7 P, U8 S
) R; G9 @" v; `9 X4 `2 L& @- g, n- S0 A3 r
1 g L& c2 @: T; _% u) a$ \8 |, y
冬季巡逻,攀登冰川。张辰欣摄. X* L6 K1 i; G5 Q2 W: r! }; V0 p
- C$ I8 S. X- n* e4 S/ N1 C# I守边关的苦与甜. n8 x R9 ^0 p9 \- s& ~% E/ V3 _0 _
8 S* c! U% Q9 e2 t: i
天寒地冻,可可托海边防连官兵在室外进行训练,回来后摘下帽子,每个人头上都是“热气腾腾”。
" v/ y" z, D( _1 Y9 O" s" p$ P" O% z
; i/ U; r& n3 n) I+ ?4 R常连长组织大家在会议室座谈。谈起到可可托海后的经历与收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变得更加热烈。# ^! m$ {9 F3 |5 d4 p! m
0 q* E! ~4 d0 X1 k: }% Q; E3 ~
“去年是我在连队过的第一个冬天,第一次站哨戴着棉手套,还在手腕上贴了‘暖宝宝’,在哨位站了几分钟不到,‘暖宝宝’就冻硬了,手指几乎失去了知觉,眼睫毛也黏在了一起……”
* T, T# |* }) `3 H: [
, p. C% _4 l! W" i毕业于地方大学的上等兵李悫凡第一个发言:“在可可托海守哨,扛过第一年冬天的严寒,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 r, o. p, a4 o. i) m- S& M" x8 h* I) e0 [
“习惯了这里的寒冷,更加期盼春天的到来,更懂得珍惜每一个温暖的日子。”陈刚接过话茬,回忆起那次参加界碑巡查的经历。3 n6 E* l$ R8 Z, c( c1 Z1 N/ A
4 E# u( S* d+ W7 B8 L1 l9 X“去年8月,官兵在乌力杜尔贡巡逻,当时牧民都下山了,山上很冷,我们拿着地图一个界碑一个界碑地巡查,在野外风餐露宿7个昼夜。” j/ r# j3 S( X5 N
2 J- a4 H4 s. f F5 W2 I( m, @+ j/ b完成最后一个界碑的巡查任务,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下山时,雪大得看不清路,但在陈刚心里,界碑的方位、周边的地形,就像他手心的掌纹一样清晰,不会忘记。
! o" z! o/ K. p' U0 {: X/ h5 H
^7 B3 Y D# D/ k H- l8 l- {4 G( u陈刚2009年冬季入伍,来自“天府之国”。一次,一位来连队蹲点的领导问陈刚:“在边防守了这么多年,苦不苦?”
4 Z I& ^3 g( D$ a7 o6 Z: ^ ]8 Y1 i: A& ^
守在人迹罕至的风雪边关,说不苦是假的,但就像陈刚后来一次欢迎新兵下连时所说的那样:“在可可托海,吃的苦、受的罪,会像吃下的五谷粮食,长成身体的筋骨和血肉;时间长了,苦会在心里变成甜,冷会在心里变成暖……”0 m+ U# e8 d4 _: G+ }* h( Q
; E0 P+ b0 Z% i温暖,让人拥有力量,让人学会珍惜。
+ r7 h, ^# o! j+ ^4 l% s7 u& r+ }8 ?4 B2 d3 t8 V4 }2 _/ \
一次巡逻,陈刚和战友清晨出发,路过10米多宽的喀依尔提河,他们还能骑马蹚水。傍晚返回时,河水上涨,他们只得牵马过河。水流湍急,陈刚脚下一滑摔到水里,身后的列兵颜国杰也被冲出去10多米远……
0 P3 t% H9 K& t3 [; J- _6 }0 H" G: t, X7 j: c& [
陈刚蹚水过去,想要拽住颜国杰,谁知又是一阵激流涌上来,两人再次被卷倒漂向下游。
4 w4 C* C0 c. _3 P! ]! B6 u$ a1 ^/ {# m: ]. G( B: ^' m; v
飞溅的河水打得眼睛都睁不开,人也没力气挣扎了,正当陈刚觉得难逃此劫之时,没想到战友们骑马沿岸追上来,纷纷跳下河拉手组成“人墙”,最终把他们救上了岸……* L' e4 g O; f( {
$ q1 R, X. F) T5 T从那以后,陈刚对守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认清了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他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每一次历险,都是一次成长。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更珍惜身边的战友、当下的人生。”
" \) t0 s3 G5 o. L7 z7 S$ @( W- t9 M$ G, P4 n' S
常连长跟陈刚是同年兵,在吉木乃边防连当兵第5年提干,毕业后曾赴每年大雪封山期长达8个月的红山嘴边防连当过两年排长。
# A5 b9 A. I3 W, w# [8 q
# d$ V! z# v% X" g- Z# \“红山嘴冬天的雪比这里还要大,有时雪一下就是一周,积雪没腰,巡逻时人在雪地里爬,马也没法走,马肚子被积雪托住,行走艰难,有时一小时在雪里跋涉不了百米……风雪边关就是我们的人生课堂,经受过风雪严寒的双脚,脚下的路才会走得更远更稳。再远的地方,人的心灵都能到达。”常连长说。. R. \; A* o7 k, {. [- L1 j) u- w
/ e0 i: f# ?3 c ?' f
“这些年,边防的守防条件随着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年年都有新变化。以前我们连的家属来队房是旧营房改的,比较简陋,夏秋季我们驻守执勤点,冬天驻地又特别冷,有的官兵家属想来连队看看,因为条件有限,不敢来。去年连队新建了一栋两层家属来队住房,家电俱全。各级的关爱,更增添了我们安心守防的动力。”9 o' N" n! z* V* {* X5 T$ ^1 p
& U8 R: V& o3 V. [0 |1 e第二天早饭后,记者离开时,常连长已带队赴某山口巡逻,天黑才能回到连队。
7 M2 f+ R6 b# A3 ?3 ` h e
9 q8 u, U; ^- |3 s" L上车前,记者转身回望连队新营房,营院里的白杨和松树巍然挺立、远处辽阔的高原峡谷铺满皑皑积雪,天地一派寂静。
1 a" Y0 y5 s1 O7 U2 y+ Q6 l4 {& G7 H4 b b3 h% q0 U/ J# d1 w
大自然安排这里由寂寥与风雪居住,由恶劣的气候萦绕,但守在这里的可可托海边防连不缺温暖,官兵火焰般炽热的青春更不会惧怕严寒与风雪。
8 U0 G! v+ l; S' k& z
9 V) G2 ~7 I' ~! g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