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金币 元
银币 角
铜币 分
诚信币 金
记录
日志
相册
帖子
帖子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个人主页
|
! `# n2 n* n- s4 b1 n5 T/ J
: B6 L4 b) |4 M. ~; W1 V* t1 V, q
受损的公共电话没有得到及时维修。* ~# j) K" x) M& v
p% x( o: u/ F: e( k9 R4 q
6 z# J% a- q; a
8 T' Q7 G& o; s6 pIC电话卡如今在市面上已不多见。& R1 S, P( e' k* c* w* v
0 {6 |: T) S* l- _% w
核心提示:5 b( C& g9 ~, T
' y2 R" i$ u' |8 `
在移动通讯设备尚未普及的年代,公共电话亭曾是市民通讯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城市道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高峰时,我市卡式公共电话亭超过1万个。当时,几乎人手一张IC卡,市民行走在鮀城主干道,每隔数十米就能看到一个公共电话亭。6 C$ ]' L! @, p
G x, f% s: T9 R
然而,10多年来科技不断更新,移动设备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彻底改变人们的通讯生活,公共电话亭逐渐“失宠”,甚至陷入了尴尬的改变困境。如今,公共电话亭的使用率一再下降,昔日必需品俨如道路摆设品,但市民对于这种通讯工具的关注及讨论却未停止。未来,公共电话亭该何去何从?4 h6 M8 L: g z8 ]1 U8 r
$ D% I% G; o: h0 L+ B* y9 D/ x1 K“摩的”司机老张的钱包一直放有一张电话IC卡,因为他的手机电池不耐用,他认为若遇到紧急情况,一张IC卡或许能最快联系上亲戚朋友。不久前,老张的手机在金新路摔坏,当时他想用IC卡打电话告知家人,找了一圈后却发现周边的公共电话亭都没法使用。最终,他向附近一商户借来手机,才成功联系到家人……事实上,老张所遭遇的这番情况,正是鮀城大部分公共电话亭当前尴尬存在的“缩影”。
3 @ w/ }. q6 s* |
% o6 r' w, B1 T% z金砂路公话亭仅两成可用+ f& V! Z @/ M4 J6 q& J
; h- v5 ` ~: T+ f6 Y鮀城的公共电话亭是否可用?有多少市民仍会去使用?近日,记者以主干道金砂路作为其中一条调查路段进行实地走访,结果大不如人意——这一路段的公共电话亭仅两成可正常使用,绝大部分电话亭沦为摆设。据统计,金砂路两侧共有28个公共电话亭,分布范围西起大华金砂路口,东至黄山金砂路口,其中在天山金砂路口以西路段的分布较为密集,距离最近的两个公共电话亭仅约30米,而东片区的公共电话亭分布明显稀疏。0 O1 W, ^8 o: K! x
9 S' J4 I. |. f& o3 f# M这28个公共电话亭中,有22个因各种故障而“罢工”,6个听筒内有电话提示音,假设这6个电话亭均能正常使用,可使用率也只有21.4%,所占比例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记者在金砂西路其中一个有电话提示音的公共电话亭看到,尽管该电话亭可正常使用,但座机十分残旧,听筒布满了厚厚的灰尘,显示屏早已严重损坏。% D' K* y; F' r' I
+ `/ S8 U' K& Y3 y& p
除了金砂路,市区长平路、中山路、金新路、金园路等路段均分布有不少公共电话亭,这些路段大部分公共电话亭均存在故障,可使用的电话亭十分有限。据本地媒体报道,2011年汕头市有公共电话亭8000多个,然而这些电话亭有多少个可使用,具体数字则不得而知。! O' c4 `& A8 D! `# T
: N$ S9 y! O: e+ d" p9 X电话亭变广告亭华而不实8 [/ A* N. h; A( @7 B. Z
! N6 `* T# Z; p/ b0 b4 A h2 Q6 w+ D
记者还注意到,那些无法使用的公共电话亭,不约而同存在老化、脏旧现象,大多电话亭座机已斑驳褪色,有的生锈多时,有的被人为破坏,露出了两根电话线,有的看起来虽“五官齐全”,但听筒却没有提示音。以龙湖区政府附近的梅溪西路为例,这里有4个并排而设的公共电话亭,其中2个无法使用,1个连听筒都不见踪影。& h1 N |* Y, y
1 L3 E4 y4 ^2 w9 W
不过,与遍体鳞伤的座机相比,公共电话亭大多仍保留着光鲜的外表,部分甚至成为商家的广告亭。记者粗略统计,在金砂路28个公共电话亭中,有13个电话亭临街一侧贴上了商家统一制作的广告图,数量比可使用的电话亭还多出1倍,这些广告图内容涵盖医院、房产商、装修公司等不同领域。若非细心观察,远远望去电话亭就像是一个专门设置的广告亭。
6 ]' W$ U, }) Z. a/ ?* P6 I( O3 x. r$ m# f+ C& @ i) J& L
对此,有市民认为,公共电话亭原本用于通讯,但如今这些电话亭无法使用,部分故障多时也一直未有修缮,而电话亭外表的广告牌却不断更换,华而不实,难以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真正的通讯便捷。市民吴先生表示,公共电话亭可谓城市道路的“窗口”之一,希望相关部门要么尽快修缮破损的公共电话亭,要么将“罢工”的电话亭拆除,以免这些“窗口”影响市容。4 B. q& X: A% l ?( f
: R) J3 `6 x- t3 l' m! o' f. cIC电话卡鲜有人问津6 R% D; }0 G( d4 q
5 U1 ~4 T4 Q, x/ Y公共电话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那么还有人在使用IC卡打电话吗?记者就IC电话卡的销售情况进行了一番走访。在市区金园路和金新路一带,记者连续走访了3家报亭发现,竟没有一家出售IC电话卡。+ n* ^! U4 g1 t/ U* G7 p* ]
9 {% N0 G( H3 a“我们已经很久没卖IC电话卡,现在大家都有手机,已经很少有人买电话卡了。”在金园路上一家小卖部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她的店里出售各类卡,可就是没有卖IC电话卡。“IC电话卡现在根本用不了,没几台公共电话还能用的。”据店主介绍,如今只要100多块钱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购买IC电话卡打电话了,索性就不卖了。6 j+ M0 j+ R% Q- a& h& E8 s" T. V
1 a# Q2 H- z+ j; p# R A
“有卖IC电话卡吗?”记者在寻访了市区多家报亭后,终于在市区龙眼路找到一家有卖IC电话卡的报亭。提起IC电话卡,报亭的经营者也感叹到,如今IC电话卡已经鲜有人问津,他进货时早已不敢进大面值的电话卡,报亭里只剩下面值10元的IC电话卡。记者接过电话卡观察发现,这张面值10元的IC电话卡发行日期是2013年11月,距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而有效期到2015年11月止。“很久以前大家都在用公共电话时,IC卡卖得还不错。”报亭经营者表示,现在有卖IC电话卡的地方越来越少,在手机普及的情况下,IC卡电话亭可能更多是充当手机的补充或者作为一种应急手段。
% i' I2 p* Y+ f" k( D7 B, O8 a9 s) B7 E/ b/ [ m
对于市区多处报亭难寻IC电话卡这一现象,市民陈先生认为,除了如今手机高度普及外,公共电话亭可使用率低也造就了许多商家不愿销售IC电话卡,另一方面,原本市民的钱包就塞满了各种银行卡、会员卡,再添加多一张电话卡实在是十分不便,这也造就了IC电话卡鲜有人问津的局面。% z' `" ]* F$ z5 X
+ D o5 u: S' p1 J9 q市民对电话亭去留意见不一
1 h7 G$ {( t/ w( _* `$ y4 x4 ^! F) r1 s, |$ V I
公共电话可使用率低,IC电话卡鲜有人问津,那么沦为“鸡肋”的公共电话亭该何去何从呢?对此,市民看法不一。 |' s. g, o& W! W1 y8 f2 h, ~6 d
0 V, {& I' d! C4 X/ [9 x“如今下至五六岁的小孩,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谁没有手机啊?既占地方又不方便使用的公共电话亭早该拆除了。”市民林先生表示,IC卡电话亭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又长期得不到维护,原本便民的公共电话“缺胳膊少腿”的现象普遍存在,与其让这些或多或少存在“毛病”的电话亭占地方、影响市容,还不如尽早拆掉。* L$ o& I4 k4 _6 E4 w
, f( s8 ^* }$ j6 y! X; p不过,也有很多市民认为公用电话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认为公用电话亭尽管不常使用,但是在手机无法使用等应急的时候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市民陈女士认为,在天气恶劣等手机无法接收到信号时,路边的公共电话却能派上用场,如果遇上深夜在路上被打劫需要拨打紧急电话时,公共电话将可能成为唯一的选择。“公共电话亭除了是应急的通讯工具,还承载着我们这代人宝贵的青春回忆。”据70后市民罗先生介绍,在90年代末公共电话风靡全国的时候,公共电话亭不仅发挥着联络感情的作用,而且还经常作为一个地标用于约会,如今面临可能退出历史舞台的尴尬局面,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 D- U' |5 M( {3 l1 H9 R( m* h8 f3 c+ ?; S8 K; T
如何令陷入尴尬局面的公共电话亭“变废为宝”,有的市民建议,改变其用途,重新利用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市民罗先生建议,把高科技运用到公共电话亭上,升级其功能,比如将电话亭改造为wifi亭,手机充电功能等综合功能亭,或许能为市民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务。
! ~+ z) Z! g* I% X2 ~. H/ I" L7 r5 O- N% v
本版文字/图片 杨立轩 林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