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41|回复: 1

[转帖]电视场序原理简述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08-4-28 19: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电视场序原理简述

我们知道,电影与电视的活动画面实际上是由一幅幅静止图像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称之为一帧(Frame),
把这些连续动作的帧画面按照一定的速率展现,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生理特性,我们看到的图像就活动起来了。



每秒钟显示的画面数就叫做帧率,简称fps(就是英文Frame Per Secend的缩写),显而易见,帧率越高,画面的动态越趋于真实。
上面的动画看上去不那么流畅,因为它一秒钟只显示10帧,也就是帧率只有10fps,实际上早期的电影只有16fps甚至更低,比上图好不了多少, 因此后来的电影都改成24fps了。那么,为什么不再高一些呢?当然高点更好,可是胶片的长度就要增加很多,成本会增加不少,因此,24fps相信是一个 比较折衷的数值了。
电影被发明之后若干年,电视技术诞生了。简单地说,电视显像如同用一个光点在屏幕上有规律地扫描成线,而水平的线垂直排成一副图像,光点的亮度按照预定值显示而产生图像的,如下图所示,不过早期的电视是黑白单色的。



最早的标准NTSC定义了每秒钟30帧画面,每帧需要扫描525条线,只有其中的486条或480条是用来显示画面的,其余的用于电视同步或图文电视等其他用途。
相对应的,PAL制式是25帧画面,每帧需要扫描625条线,只有其中的576条是用来显示画面的,其余的用于电视同步或图文电视等其他用途。



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准,每帧图像都传NTSC/480条或PAL/576条扫描线,线路的带宽的不够。人们考虑将每帧图像分奇数、偶数行分开传输,然 后在接收端重组,这样可以降低对带宽的压力。第一幅图像只使用0、2、4...等偶数行来扫描,而第二幅图像采用1、3、5...等奇数行扫描,每幅图像 只有一半的帧,人们叫做Field(场)。



然后在接收端重新组合为电视画面,这就是隔行扫描的由来。
对于这两个相邻的场,由于是实时拍摄的,所以它们存在时间差(对于PAL/25fps来说,场频为1/50秒),如下图所示,指针旋转,拍摄的2个相邻场画面中指针已经转动了一个角度。



当我们用采集卡把它们采集成视频图像时,两个相邻的场组合为一帧画面,显而易见,两场指针位置不同,叠在一起,形成锯齿状,这是隔行扫描特有的正常现象。



具体对于PAL制来说,形成画面的总扫描线为576条,那么奇、偶场总数各占288条。对于VCD来说,它只取了两场中的一场,重放时,另一场就用相同的场复制而成。故看上去画面不是很流畅。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去掉这锯齿?——有锯齿是正常的,去掉才不正常。
对于制作视频的文件,如果场序弄错,比如偶数场先的素材按照奇数场先的顺序解码,则会出现下图所示现象,指针的运动顺序被打乱了,这样的画面在电视播放的效果将是抖晃不已!

发表于 2008-11-8 2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扫码关注
这个比较熟悉,楼主,有些图片看不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订阅号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4-5-16 03:27 , Processed in 0.09346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