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在舞台上做一场弥撒/礼拜仪式,你能想象它的舞台是什么样的吗?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但是今天我们要看的,肯定和你想的不一样。这个舞台是我们之前总为大家介绍的高产舞美设计师Paolo Fantin的新作,也是今年夏天在意大利罗马歌剧院重新首演的一部音乐剧作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部充满宗教仪式的故事,如何通过隐喻的表现手法来适应现代的叙事。
这部作品首演于1971年,不算太久远,但是它的歌词包括拉丁文和希伯来文的礼拜仪式段落,以及部分由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亲自撰写的英语文本,改编自天主教会的《特伦丹弥撒》(Tridentine Mass)。51年后的今天,这部复排之后的新戏剧由意大利罗马歌剧院(Teatro dell’Opera di Roma)委托导演达米亚诺·米基莱托(Damiano Michieletto)制作的。该剧在位于罗马市中心的著名罗马浴场考古遗址卡拉卡拉(Caracalla)拉开了歌剧院夏季演出的序幕。
舞美设计师Paolo Fantin(保罗·范廷)该如何诠释这样一个充满宗教仪式色彩的舞台呢?通过这部作品,他又想向世界表达什么呢?
“达米亚诺导演告诉我他做《弥撒》的梦想至少有七八年了,对我们来说,在这个我们都迷失了方向的历史时刻来复活这部剧,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机会。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的不确定性需要答案,而艺术和戏剧可以通过新的形式提供这些答案。”——Paolo Fantin(保罗·范廷)
举行弥撒这个行为,可能会让观众回忆起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的关键事件,因为正在经历着战争、流行病,我们都生活在其中的许多不安全感之中。设计师认为,这部剧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但他和主创们并没有用描绘时事的编年史这样一种方式,而是使用了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语言,把事实带到舞台上。
关键词:打断
“打断”是一种带有侵略感的行为,尤其是在人们正在做弥撒之时。对于有着强烈信仰的信徒,这种行为就好像是切断了神圣的与神的交流。
更加充满强烈冲突的设置是,为了打断这个仪式,一个“建筑工地”突然出现在画面中,三个起重机在仪式场地上方搬运大型混凝土块。
“我的目标是创造一个隐喻,隐喻人类典型的建设和破坏循环的连续流动。我强调了罗马遗址的破坏感和起重机的建造之间的对比。我想象这是一场激烈的布景表演,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Paolo Fantin(保罗·范廷)
关键词:水泥墙
面对不确定性,筑起高墙往往是最简单的办法。这是主创们想强调的一个社会问题。时至今日,虽然全球化进程让不同的国家互通互融,但各国之间仍建有隔离墙;为了避免交流,人与人之间也建起了情感墙。
起重机放下混凝土水泥墙时,身穿金色亮片服装的街头歌手在工地上集结。它们象征着那些为了追求权力,想要摧毁社区和建立障碍的人的愤世嫉俗,一旦这些水泥墙竖立起来,它们就是基督受难的中心部分,包括监礼人用灰泥浇铸的石板,以及他被钉在现场绘制的黑色十字架上。这样的设置,充满了设计师对于隐喻表现手法的巧思!
关键词:洗涤
“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我们终于有了一种宣泄。当你跌到谷底,觉得没有希望时,其实还有希望。”——Paolo Fantin(保罗·范廷)
社区慢慢开始打破这堵墙,它是由一种特殊的开裂材料制成的。人们身体疲惫,穿着破旧的服装,构成了一个沉船般的形象。
设计师从Géricault的《美杜莎之筏》中获得了沉船的图像,并且在舞台上进行了自己的解释:从这片黑色的大海中,社区慢慢浮现出来,就像画中那样,人们可以看到远处的灯光。灯光和从花坛带到舞台上的新小麦束是重生的象征。
“这就是说,尽管我们在建设和破坏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但我们可以希望看到重新开始的光芒,让一个新的周期开始。”
——Paolo Fantin(保罗·范廷)
关键词:黑色海洋
一旦墙被打破,舞台地板上的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就会像海浪一样,把一切都扫光。起重机缓慢地掀起一系列黑色的、有光泽的、轻微吱吱作响的塑料薄膜,形成了一个有威胁的黑色海洋,由锥形下的尖顶组成。
关键词:服装
这部剧的服装设计师是卡拉·泰蒂(Carla Teti),为了做《弥撒》(Mass),这位设计师设计了既永恒又现代的服装。
服装被分为两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组是快乐的社区聚会庆祝,穿着简单的衣服,配以和谐和欢乐的颜色;另一组是破坏性的暴力人群,他们穿着眩目的金色亮片,混合着肉色的元素。一群畸形而粗俗的人,一群毫无价值的人,戴着透明的塑料面具,设计师在他们脸上涂上强化效果的化妆品,戴上一样的假发,以增强他们的暴力,消除他们的个性。
“我必须在观众中创造一种亲密的感觉,几乎是一种身体上的参与戏剧,因此,舞台上的服装创造了对比、变化、现场、撕裂,并让它们被颜色、灰泥和粘土弄脏……考虑到幕后不断演变的复杂工作,包括化妆、剪裁和洗衣,这并不容易。所以,没有美化,只有“改变”是我的口号。服装和灵魂最终都被撕裂,那些我们看到的肮脏、疲惫,却被那些试图在共同命运的最黑暗时刻生存下来的人的希望之光照亮。”——卡拉·泰蒂(Carla Teti)
相关阅读看舞美大师Paolo Fantin如何设计打造“因一块南瓜引发的斗殴”的舞台?!
意大利大师Paolo Fanti新作——现场录像和视频的空间呈现
这个剧院很特别—还原历史,只有他们最认真最别致透过这座“冰山” 能感觉到这个舞台的冰冷吗?
END
关于火蜥蜴
北京火蜥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创意和质量为核心,提供多种创意解决方案和落地方案,对演艺项目进行整体落地实现”的文化创意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十多年深耕视觉创意和多元化的艺术呈现,涉足大型实景演出、舞台剧、影视、视频综艺多种娱乐领域。参与设计并制作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建国55周年国庆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项目;主导参与创作作品包括大型实景演出《12·12西安事变》、《鲁镇社戏》、《桂秀》、话剧《四世同堂》《青蛇》、音乐剧《电影之歌》、《乱世佳人》、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真人秀节目《知识就是力量》、《传承中国》等等,为观众带来了近千场形式多样,赋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2020年火蜥蜴和中国音乐剧协会合作,成立了中国音乐剧协会文旅演艺创作研发中心,希望在不断追求和打造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演艺项目的同时为演艺产业和演出消费市场做出应有的贡献,探讨中国演出行业戏剧消费和观演模式的破局。“火蜥蜴视界观”作为公司的官方新媒体平台,以传播公司作品、分享行业动态、介绍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及舞台案例,旨在打造专业性、前瞻性、创意性的互动平台。在粉丝的喜爱和宣传下,现已成为国内舞美界有较大影响力和关注度的社交媒体账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huoxiyi@sina.vip.com】
精选文章
火蜥蜴年终回顾:步履不停,我们永远在路上!
[size=1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