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金币 元
银币 角
铜币 分
诚信币 金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回帖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个人主页
已绑定手机
|
来源:中工网 ; f+ j: q6 N9 j+ j# r3 U4 c1 M
) n! I# E/ ^0 h, u* L1 W) b* D2 {1 C3 t9 f% _' C3 n
# t* _# O7 `* P4 c% }龚先生
* a* ^$ ]+ k: A/ v, X; Y. r: v, s% ^3 x2 c3 x
起猛了!看见机器人在春晚舞台扭秧歌了。# a7 Z( G+ C* N
8 p; ^3 z2 m6 }, |' P这是今年春晚舞台上最“吸睛”的节目之一:身着东北花棉袄,0帧起手转手绢,凭借极高的灵活度和精准度,机器人就这么水灵灵地扭起了秧歌,还能做出普通人也难以协调的“扭、摆、踢”等高难度动作。" K" g; b3 Z4 K! R7 ]& O
2 O% z/ p2 F& W |* q
8 D c P/ k. S
$ T+ _1 B4 E# ~% ]; o4 H& O$ {(截图自央视)
# R- }8 ~) r7 w! V" c# B& C7 ?+ g9 g" v' v: |+ v3 i$ e' w. f
“机器人都进化到这种程度了?”“这是今年春晚最抽象、最好玩的节目”……这场“赛博秧歌”不仅让网友们连连惊叹,饱享一场科技盛宴,更是展示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准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次科技与文化艺术的跨界,竟让硬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出了独特的魅力,是技术革新与人文精神的交织,也描绘出人机共生的未来社会新图景。( u S) n& q$ Y& J* {" f
. a; }% G4 O' J& w- I* H6 y1 |0 A科幻照进了现实,当机器人走进人们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科技就不再只是看不见的算法和冷冰冰的代码,而是更加具体生动起来,打破人们以往对机器人高端、遥不可及、替代人工的刻板印象——原来,机器人也可以这样有“喜感”,接地气,充满人文气息。
{4 @3 U( D: ^4 H* m$ R* B& _: |, o B4 h+ z/ Y' v! I
不止是春晚,今年春节假期的多个景区,机器人可谓“很忙”:在北京科技庙会,机器人组成的乐队吸引众多听众;在北京首钢园,机器狗带来的舞狮表演让人惊叹;在遵义会议会址,机器人“导游”几秒钟内就能奉上一份详尽的行程攻略;在泰山景区,登山助力机器人能让游客轻松登顶,一览众山小……机器人正在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功能走进日常,带来新奇的体验和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我们对“未来已来”的想象。3 b* u5 x; g5 `( C( m1 f
7 \+ H/ S$ e8 N! C% P( D; \( `" O* X
然而,再酷炫、再硬核的科技,都应回归生活的意义本身,以人为本,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而服务。早在上个世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告诉我们,人类精神必须置于技术之上。科技越进步,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否则,就会剑走偏锋,变成洪水猛兽。
( {1 E7 [. |6 \6 e4 j
2 @7 N7 M" E# [' N5 g+ P! m& G: e" h0 H n
2 ?7 D# K1 C4 X! [5 U
(泰山机器狗 图源 新华社)
5 g; B" S1 W* L3 O/ y5 c' Q. h/ I2 @, f" y2 w# X8 a8 \
近来,滥用AI换脸技术进行诈骗、高校学生用AI代写论文、未成年与聊天机器人谈恋爱等科技伦理与安全问题屡屡爆出,也着实引发了人们担忧。科技发展、技术变革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不仅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制度,更需要技术创新者和使用者的自律。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技术本是中立存在的,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它起作用的好坏,取决于社会集团对其利用的好坏。”5 a p) H' }4 o9 C: l; P/ Z* J4 N t
" q# W1 l% x2 j9 d2 b
就在前几天,海南万宁使用U型水上机器人,在游客遇险区域一口气救了3名落水者,网友纷纷为机器人中的“浪里白条”点赞,并呼吁这样的科技向善多一点。由此可见,科技也是有温度的,也应该是有温度的。0 z8 J( n+ g+ |3 v7 ` f
( S/ ^( S6 ~+ I$ I/ ^
如今,我们的生活正如海德格尔所描述的那般:在其生存的所有领域,人都将比以往更加紧密地被技术力量包围。
; I6 L1 M* ]6 A$ r" l, f: m/ i6 Q$ _0 ]6 e, i& a! A6 K5 x. D2 r
机器人离我们已不再遥远,也难免会让人产生诸如“机器人是否安全”“是否会取代人类”等担忧。从纺织机、蒸汽机,到计算机、人工智能,在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曾引发人们对技术的恐慌。身处浪潮,我们就拥抱浪潮。勇敢的人已经先享受“送礼只送机器人”——有网友给父亲送了一台“下象棋机器人”做春节礼物,还有网友给家中老人相中了医疗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 s% P$ N0 f T) L1 N( M
; h$ ~. D; ^. n
与其担忧,我们不如更应该思考“如何与机器人相处”。机器人春节“很忙”,也已给出答案,让我们看到科技与人文共舞的更多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