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 交个朋友,先~ 在摄影人群体中,摄影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1是资深摄影人,这一类玩家追求的是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摄影风格的创作,显然他们是不需要“简单有效”来提高的。2是进入摄影门有些时间,正在努力磨合摄影技能突破摄影瓶颈,更上一层楼的摄影人,他们同样的不太需要“简单有效”的来提高。3是刚入摄影门和正在跃跃欲试的最初级的摄影人。数码(手机)相机带来的摄影的简便与普及,使得这一层面的摄影人不仅仅在数量上庞大,年龄跨度也很大。这一类摄影人中有不少的希望着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初级的)摄影技能。 ![]() 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的理解,对于最初级的摄影人来说提高摄影技术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不是一味的拿起数码(手机)相机就去拍拍拍的拍摄,而是要先去理解下摄影的一些最基本的术语定义。明白眼睛直接看场景的感受和相机拍摄到后的在图片上观看(同一场景)的感受是有区别的。 ![]()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智能)相机。他可以将关注点(兴趣点)专注的集中在感兴趣的景物上,而忽视(模糊化)不感兴趣的其它景物。怎样去理解这句话呢?现在你就直接的可以做个实验:在你的面前放个茶杯(或是其它),当你专注的看着这茶杯时,是不是只有这只茶杯是清晰的,而其它物品那怕是离茶杯很近的都被选择了“模糊化”的忽略了。可当你拿起相机拍摄这茶杯后,再看照片时,你就发现了照片里的茶杯并不是眼睛直接看到的那样,清晰的突出于其它物体的效果。 ![]() 这就如我们在拍摄下面图中场景的花朵一样,眼睛直接看到的花朵很漂亮很显眼,于是就在以眼睛所看到的(相同位置)条件下进行拍摄,拍摄后却发现照片中,原先漂亮的显眼的花朵,被周围的草叶冲淡了“掩盖”了。没有眼睛直接看到的效果了。 ![]() 可当我们走近些,贴近这花朵再拍摄,花朵在图中的所占的画面多了,周边的景物少了,花朵的漂亮味儿也浓郁了。 ![]() 如果继续的贴近些,再配合使用些特殊的设备(如:微距镜头或是手机相机的变焦),是不是连花朵的花蕊都可以得到清晰的拍摄出来。而画面观看起来,画面里只有花儿了。 ![]() 比较上面三张照片,是不是可以感觉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兴趣点-花朵,在拍摄的照片画面中,是随着背景场景物体的多与少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观看效果呢。 一张好的摄影片子,应该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1,要有一个主题(也可通俗理解为,拍摄兴趣点)。2,要将观看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你想要表达主题的景物上去,要突出重点(兴趣点)。3,好的片子画面必须(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现在,如果我们用这三点去对照上面三张花朵的图片,是不是可以感觉到在第一张花朵照片(如下图)的画面上都不具备这三点要素呢。至少是在达到这三个基本要素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 利用这个简单的拍摄图例,想说明的是,类似上图的这种拍摄方式通常被称为:“眼见即所拍”,意思是说,眼睛看到什么,就直接的拍摄什么。这是摄影中较为忌讳的一种拍摄方式,也是最初级摄影人容易犯的拍摄错误。这种拍摄的犯错行为不仅仅只存在于花卉拍摄上,同样的也存在于其它题材的摄影之中。 因而,当我们在准备拍摄一幅照片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这样问下自己: 1,我拍摄的这张照片,想通过它表达出我的什么样的主题(或说是:兴趣点,下同)? 2,我怎样才能把观看者的注意力吸引集中到我想表达的主题(兴趣点)上来。 3,我拍摄的画面场景简化了吗?我是不是已经把没有必要保留的,或是对突出主题(兴趣点)效果有冲淡作用的景物都尽量去除了,只留下那些能突出主题(兴趣点)的景物呢? 这三个自我提问,是最初级(或是跃跃欲试)的摄影人在拍摄照片时最基本的三条拍摄原则。也是培养摄影人的“摄影眼力”,提高摄影技术的基本点和起始点,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在这个拍摄意识指导下,结合进一步学习的摄影技能技法(构图用光等)的使用,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而且随着摄影学习的深入,这种自我提问意识逐渐深植于摄影创作的潜意识中,是受益终身的。 ![]() (原创图文,分享实拍感受,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观看支持与鼓励) 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7 12:59 , Processed in 0.6201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