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 1.光圈优先有什么用途 数码单反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减少因震动而造成的不良拍摄效果。 但是,相机镜头一般是在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图像效果最好,所以如果要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另外,大光圈可以实现小景深,这有利于突出主体。 ![]() 2.如何在斜坡上放置三脚架 如果在斜坡上用三脚架辅助拍摄,有一个方法可以让相机远离突发危险。如果我们是在一块岩石或者小山上的斜坡上拍摄,让三脚架的一条腿对着自己,这样的话,三脚架的三条腿就可以稳定地支撑住相机,防止坠落。 ![]() 3.如何避免曝光不足 摄影者在拍照时经常会曝光不足,打开闪光灯拍摄又怕会过亮,牺牲了现场环境的自然光线。 遇到此种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 只要将曝光补偿功能推高一至两级,一般偏暗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 4.什么是摇拍 摇拍是一种慢镜头的摄影技巧,通过使镜头与目标景物几乎同速的跟踪拍摄手法来实现模糊背景强化目标的效果。横向的跟随摇拍能够表现出激烈的速度感,纵向的跟随摇拍则一般用于表现燃烧感或爆炸感。 ![]() 5.如何保养相机 不摔;不磕;不碰!经常保洁!多么简单粗暴有效的方法! ![]() 6.什么是偏振镜 偏振镜 (Polarizer),也叫偏光镜,简称 PL 镜,是一种滤色镜。偏振镜的出色功用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例如,在景物和风光摄影中,常用来表现强反光处的物体的质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压暗天空和表现蓝天白云等。 ![]() 7. 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是一类套在镜头前的外接辅助装备,用于遮挡非成像杂光和“有害”光,对消除眩光有很大帮助。 ![]() 8.顺光有什么作用 顺光在拍摄人像时,能够使人物脸部受光均匀,减少瑕疵感。但是顺光照明是效果最平的一种光,它不利于拍出被摄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缺少生气。 ![]() 9.如何优化图像质量 数码单反相机的图像格式可以选择JPEG也可以选择RAW格式,RAW格式对于后期制作是非常有利的。另外,RAW格式的画面不会经过相机的自动调整,其质量会更优质一些。当然,摄影者可以通过设置饱和度、反差、锐度等来调节画面细节,使画面质量更好。 ![]() 10.什么是B门 当需长时间曝光的时候,就要用到B门了。使用B门的时候,快门释放按钮按下,快门便长时间开启,直至松开释放钮,快门才关闭。这是专门为长曝光设定的快门。不是所有相机都有的,传统相机上有标B的一般是B门档,数码单反相机一般在调整曝光时间的时候时间一般超25秒以后就会在液晶屏上显示B这个时候就是B门档了 ![]() 11.曝光补偿有什么作用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 ![]() 12.如何避免眩光 1. 避免光源直射 眩光来源于强光的直接射入,那么尽量避免阳光直接射入镜头吧。合理构图,尽量不要让太阳直接出现在画面里。 2. 使用定焦镜头 眩光产生的原理是,入射光线在镜头内部的扩散和反射。 而变焦镜头的结构比定焦镜头更复杂,含有更多的光学元件,光线的扩散、反射现象更显著,更容易出现眩光。 ![]() 13.如何先对焦后构图 “先对焦后构图”,通俗一点说吧,半按快门对焦时,你人可能在取景框的中间,然后焦点就锁定在你人身上了,重新构图后,你人可能在取景框的左边or右边,但焦点还是锁定在你所站位置的纵平面。 另外:你的相机可能设置了“自动追焦”。你重新构图的时候, 相机会自动寻找焦点,不断改变焦点。 ![]() 14.如何使灯光产生光斑效果 调到AV档,设置最大光圈,设置ISO为自动,将自动对焦AF调成手动对焦MF,对着霓虹灯等光源转动对焦环到最模糊后按快门拍摄 ![]() 15.什么是高光警告 显示拍摄信息时,图像中曝光过度的区域会闪烁,要获得曝光过度区域更多图像细节,应将曝光补偿向负方向调整,然后在拍摄。 ![]() 16.侧光有什么作用 侧光照明效果有明显改善,被摄体能够产生明暗变化,显出立体感和表面质感,它比较符合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所以,在摄影中被广泛的利用。 ![]() 17.如何表现主体的大小 从摄影作品中很难直接判断出一个物体的实际大小的。辽阔的大海可能在画面上只是一条水平线,而较小的物体,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在画面上可占据很大面积。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物体体积大小的对比,一方面可以从对比中了解要表现物体的实际大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夸张变形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为了真实地表现主体的大小,在拍摄中需要有一个陪体,作为参照物。一般是以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了解其大小的物体作为比较对象。这样,不仅突出了主体还使观众对主体的实际大小留下深刻的印象。 ![]() 18.如何设置地平线 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要恰当的安排地平线的位置。一般拍摄草原等风景时,地平线都安排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另外,在拍摄海景的时候,地平线的位置决定画面的意义。如果地平线在画面下方三分之一处时,则体现大海的悠远;如果在上方三分之一处时,则表现大海的博大情怀。 ![]() 19.俯拍有什么好处 俯拍就是照相机高于被摄体向下拍摄。这个角度就好像登高望远一样,眼下由近至远的景物在画面上由下至上能充分平展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上的景物层次、数量、位置等等,能够给人一种辽阔、深远的感受。 ![]() 20.手持相机时如何防止晃动 姿势一定要正确,不正确的姿势不能使手臂放松容易手抖。而且最好双手持机。开门释放钮是分2次按下的,第一次是半按,待对焦完成在全按下。而且全按快门是最好不要喘气,这样可以减轻抖动。 ![]() 版权声明:本文为“四月绵羊”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于其它平台。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8 03:57 , Processed in 0.3437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