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您好CQ!门户! 资讯 摄友世界 查看内容

对于这场摄影展,我一点摄影也不想谈

2020-8-25 02: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0| 评论: 0

摘要: 原创马小呆影摄自留地昨天,到好久没去的798走了一遭,照旧是为了到映画廊看新展。展览名叫“”,由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与映画廊合作举办。一共200余幅照片,分为12组,展示了12位普通人在不同地点、不同领域从事公 ...
原创 马小呆 影摄自留地
昨天,到好久没去的798走了一遭,照旧是为了到映画廊看新展。
展览名叫“”,由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与映画廊合作举办。
一共200余幅照片,分为12组,展示了12位普通人在不同地点、不同领域从事公益事业的身影。
而这些照片,全部由曾任多年“荷赛”评委、现为为独立摄影师的王身敦拍摄。
原本,我看展览的习惯是先看作品,暂时忽略前言、标题、图说、评论等附加信息。
这样的好处是,让作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给自己留下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不管深刻或浅薄、喜爱或反感,这种感受总是新鲜、直接,并且独属于我自己的。
但这一次,还没等我开始看作品,却一下子就被每组作品的文字叙述吸引住了。
这些文字均由被拍摄者书写,短短几百字,质朴地表达出自己满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的巨大热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当然,在这些简洁的文字旁边,还有摄影师王身敦扎实的专题摄影呈现。
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都仅仅是形式而已,真正打动我的,是文字和图片背后那一个个大写的人和他们真实的故事。
正是这些让我得出了标题里的那句感慨——对于这场摄影展,我一点摄影也不想谈!
因为,在这场展览上,构图的技巧、影像的美学取舍、图片的编辑技巧……这些一切都不再重要,我们可以用文学、用音乐、用电影,用一切艺术形式来重新表达。但这些人和他们做过的事,依然让人唏嘘、动情。
这一点,身为拍摄这些照片的摄影师王身敦自然最为知晓,这也是为什么他说:
“影像记录了银杏伙伴的工作,更传递了他们的精神。摄影作品流露出的力量,美感与感性瞬间,完全来自伙伴们。我是负责传达的信差。”
要想完整体会这种感受,还是推荐大家去细细品味,我在这里只是简单放一些展览现场和翻拍图录里的照片,权当剧透吧。

原标题:《对于这场摄影展,我一点摄影也不想谈!【观展】》
阅读原文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程序

小程序扫码登陆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10 18:59 , Processed in 0.2108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