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18年前,美国小镇青年埃里克·索斯(Alec Soth), 拍出处女作《眠于密西西比河畔》,一炮而红。 照片里人物细腻、孤独,触动了无数人。 如今,他可以说是当下年轻人 最喜爱的摄影大师之一。 在中国也影响了一代年轻观众, 成为许多摄影师和爱好者模仿借鉴的对象。 ![]() ![]() ![]() 今年8月,索斯在中国的, 大夏天,观众热情不减,排队看展。 因为疫情,索斯不能来到现场, 我们和他进行了一次视频连线采访, 聊聊他的创作想法,和疫情下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和摄影师、策展人曾翰, 85后年轻摄影师陈荣辉、史阳琨, 聊了聊他们的看法和观点。 他的照片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一代摄影师? 看他的照片,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自述 埃里克·索斯 编辑 陈稻稻 ![]() ![]() 我们和索斯视频连线时,他在明尼苏达的家里,因为疫情影响,已经几个月没能出门旅行拍摄了。 埃里克·索斯被多家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卫报》、《英国每日电讯》誉为描绘美国当代社会和地理图景最伟大的在世摄影师之一。 索斯年轻时内向、害羞,不爱与人社交。大学毕业之后,因为感觉大城市和艺术圈竞争激烈,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便从纽约搬回了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中北部的明尼苏达州。成名后,也没有搬离,和妻子、两个小孩一家四口住在乡下,远离喧嚣。 以下是埃里克·索斯的自述。 ![]() ![]() ![]() ![]() ![]() 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 我出生和居住的地方,靠近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几乎每天都会跨越这条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母亲河,位于中部,贯穿南北,也被比喻为“自由”的象征。 ![]() ![]() ![]() 进去的时候,我非常紧张,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是否能让我拍几张照,她们居然同意了。能拍出这一张温柔、敏感又脆弱的照片,我挺吃惊。 她们是一对母女,都是性工作者。我问女儿她的梦想是什么?她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护士。很多人是为了生活而暂时做这份工作。 ![]() 他的脸上有一个泪滴的文身,预示着他杀过人。我们的对话很短,但这张照片很重要。 ![]() ![]() ![]() 整个《眠于密西西比河畔》系列拍了三年,拍摄的人物多是边缘人群。 其实我是个挺有责任感、也挺传统观念的人,一直做着一份正职工作,生活稳定,甚至有点无聊。但我总会好奇那些过着不一样生活方式的人,被孤独的人吸引。 ![]() ![]() ![]() ![]() ![]() ![]() ![]() 一是拍情侣之间裸体地拥抱,像是保护彼此的感觉;二是拍摄情侣间相互给对方写的情书。这些都变成了这本摄影书很重要的叙述部分。 ![]() ![]() 享受与陌生人的亲密体验 其实我并不全是用大画幅拍摄,我也会使用小的数码相机,拍过黑白照片,也曾遇到过很大瓶颈,甚至想过放弃摄影。 ![]() 这个经历,让我找回拍肖像的初衷。 ![]() ![]() ![]() ![]() 只是单纯地拍一张张人物肖像。每一次拍摄,是一次与陌生人的亲密体验。 ![]() 我很享受与陌生人待在一个空间里,不放音乐,有时候甚至不说话。 ![]() ![]() ![]() 不做单一的工作,找到更多生存的方法 《眠于密西西比河畔》使我成了一名有点名气的摄影师。真的太疯狂、太出乎意料了,我那时候其实压力很大。我知道自己的照片很红,但也明白热点迟早会过去。 所以在画廊做展览的同时,我也为杂志社工作,还做一些摄影教学,有能养活自己的方法。 我是2005年,加入马格南的。马格南第一次派我到中国拍照的时候是2005年,2008年我又去了一次。每次去都看到很大变化。 ![]() 疫情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我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出差旅行,但现在不得不停下来,再加上我有两个孩子,要处理他们的生活和教育问题。 ![]() 这个时代,即使有十亿的摄影师,重要的是找到你自己。 ![]() ![]() 一个美国摄影师,为什么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并对一代中国摄影师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利弊,是否有待更多思考?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索斯的展览现场,与年轻摄影师陈荣辉、史阳琨聊了聊他们的看法;并远程连线生活在广州的摄影评论人曾翰。 ![]() Q:你最早什么时候知道埃里克·索斯? 史:索斯传到国内已经是2010年之后,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画册是在2014年。后来2016年,我在英国念书,当时马格南在伦敦有一个年会,我在那个会上看到索斯,还跟他打了一场乒乓球。他给我的画册签名“Slowly and with much enthusiasm, you’ll find your way.” 鼓励年轻的摄影师应该慢慢地找到你的路。 ![]() ![]() Q:喜欢索斯照片的原因? 陈:我看到他的照片时,触动还挺大的。因为以前接触摄影,国内使用大画幅拍摄的作品很少见,而且他不太导演摆拍、没有PS,效果与众不同。 史:他能够今天这么网红,受大家喜欢,是因为他照片里面那种情绪,很容易看懂,并且能够建立共鸣。年轻人或者边缘人群那种不知所措、不确定,对生活当下没有把握的状态,是能够建立联系的。 ![]() Q:索斯的摄影对于你创作的影响? 陈:索斯对我的影响还挺大的。因为我这一代摄影师,没有从中国的摄影师前辈身上学到太多东西,中国摄影发展是断裂的,没有人教,我们都是自学。 不管任何艺术形式,都讲究传承。那我们也大方地承认,我们其实是受到了欧美、日本摄影的影响,至少就我个人而言是这样。 ![]() Q:您是怎么知道埃里克·索斯这位摄影师的?及对他作品的第一印象? A:最初是在2006年,我在网络上看到索斯刚刚出版《眠于密西西比河畔》这本书,买了这本画册。第一印象,他是美国公路摄影大师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和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脉络的延续。 ![]() Q:您怎么理解他的一夜爆红? A:每一代美国摄影师都会出几位拍摄荒诞、忧伤的风景和疏离、孤独肖像而闻名于世的大师。来到了21世纪,这种摄影方式有点被忽略和淡忘。在那个时间点,美国艺术圈正急于找到一位能代表美国摄影精神的年轻艺术家,来接续美国摄影的传统。 索斯有足够的聪慧和才华,他选择用回跟前辈一样的8x10大画幅相机,精准地将镜头对准最典型的美国人。同时他用减一点饱和度的彩色负片,用以强调这些被时代忽略和淡忘的人和地方,一切都刚刚好。 ![]() Q:他的摄影项目大多关于美国社会与文化,您认为是哪个点戳中了中国观众? A:索斯的作品,总是带有一种优雅、忧伤的色调,一般人很容易被照片所表达的氛围、情绪所感染。 但他作品里,那些关于美国的现实和社会情境的复杂表现和隐喻,我想大部分中国摄影师和爱好者,都不会太关注和理解的。 Q:您如何看待索斯的作品对于中国摄影师的影响? A:我个人认为中国摄影师真的不能硬要去接续美国的摄影传统,我们可以学习思路和方法,但中国这片土地不能也不可能仅仅是淡淡的忧伤。作为成长生存于这片土地上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我们更应该拍出真正能表现中国现实的摄影作品。 部分图片提供:埃里克·索斯,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曾翰,陈荣辉,史阳琨 原标题:《他拍罪犯、性工作者,爆红18年》 阅读原文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10 18:59 , Processed in 0.2318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