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光的世界里,记录事物的影像,是摄影最大的功能。 一部影像集,就是一个城市10年的发展印迹。岁月可以流逝,但是印迹会随着影像不断被传承和延续。 很少有人十年如一日,记录着一个城市最真实的生活。而摄影家张兆增老师却做到了。 100张北京纪实照片,100个瞬间,记录了北京百姓生活的10年。成为了北京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这些照片,只有70后、80后能看得懂! 作为首都北京,有着浓厚的京味文化。然而我们如何去解读这个城市的性格、文化、最真实的生活变化呢? 那就只能从珍贵的影像中去找寻碎片,再把这些碎片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城市的发展故事。 京韵京味 排队买煤油 食街大栅栏 流行大衣柜 前门商业街 西四包子铺 敬礼 帮扶 看时装表演 健与美的裤 发廊 公园不准跳舞 周日逛公园 节日的冰棍 飞舞的童年 接送同学
今天,分享的照片就是张兆增老师拍摄的。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这些珍贵的影迹,目前得以展示,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比起绘画,人们更相信照片的真实性价值。但人们试图把照片当艺术品欣赏,又常常怀疑使用照相机直接拍摄这种方式的创造性价值。事实上,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摄影师都渴望自己的照片能同时显示这两种价值。
这本《北京十年》从一个摄影师的角度,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进行了最好的展示,珍贵而极具收藏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地道的北京人, 或者你对北京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想重拾北京过往的岁月, 或者研究十年间的摄影视角 极力向大家推荐这本《北京十年》的摄影画册: 《北京十年》
作者:张兆增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浓缩1980-1990十年间的北京普通百姓生活场景
- 忠实重现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生活的原生态图景
- 100张平静的画面中中蕴含令人震撼的影像力量
- 笑中带泪的画面,你与共和国共同走过的燃情岁月
画册中的作品选择,全部集中在20 世纪80 年代,这恰是胶片摄影依托纸媒传播保持辉煌的最后时光。以物质化形式透过镜头感光,再用化学方法显影成像,其影像作为物质性存在的意义,与20 世纪90 年代后数字影像以数据形式存在的意义大不相同。 本书中的100张照片精选自张兆增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主题摄影作品,是一批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珍贵照片,是时代的真实写照,是重要的文献资料。 这些照片,对于时代的记录与艺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照片背后的那些感人而平凡的故事也被收录到本书之中。本书图文并茂,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学习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