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大海是什么颜色?
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蓝色。

但在一位 90 后国内摄影师的眼里,大海是蓝色,却又不是蓝色。

沉静、温柔、疯狂、治愈 ……
皆是蓝。


因为喜欢大海,并深爱着她的蓝色,所以他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世界上的色彩那么多,为什么他只对蓝色大海着迷?
其实,原因藏在他的经历里。

其实完全相反,他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坡的窑洞里,周围都是山,山的外边还是山。

大海是那么浩瀚,那么宽广,也那么大气磅礴,对于居住在山里的小孩来说,大海是美丽的,更是神秘的。

" 高一因为成绩差挺迷茫的,想读完高中干脆去学厨师应该也不错,高二的时候因为绘画,让我逐步建立了自信,考上了满意的大学,但距离读陕西的大学文化科,差了那么一点,而我当时又想去海滨城市读书,就报考了厦门的学校,没想到真的被录取了。"

当他梦里出现的那片海,终于出现在了他眼前的时候,他很激动,很想要把这片大海记录下来。
而最好的记录方式,就是摄影。
为此,他还专门攒钱去买了一台相机。

因为喜欢这个有海的城市厦门,他还把户口从陕西迁到了厦门。

"20 岁前口吃,说句话都困难,很多不幸都会降临到头上。路快到尽头的时候,因为摄影和大海,让我一把抓住了希望。"
就像是快要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他清楚地知道,摄影就是他一直要找的东西,蓝色大海就是他要到达的地方。

因为他说:" 发布作品就像是电影上映一样,一定要精挑细选,态度要严谨而庄重。"



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陷入了灵感的枯竭状态中,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从来不停止创作。
" 有人问筱山纪信:遇到创作或人生的低潮期会怎么办?他回答说:不管有没有遇到过低潮,坚持拍摄,坚持下去最重要。"

" 只要持续工作,就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然后就会产生各种契机。时代和遇到的人都带给我各种契机,无论是泡沫经济的时代,还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都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只是贪婪地接近 人、事、物 而已。"

蓝色系的作品拍多了会腻吗?
他笑着说:
天天喝水,你会腻吗?
在他看来,蓝色是人生的必需品,如同人需要喝水,大地需要汪洋一般自然。
" 我们身处蓝色星球,世间万物相互联系、渗透,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爱蓝色,人生飘忽不定,令我没有安全感。但这种色彩源源不断带给我希望 …"




在他的微博里他这样写道:" 海洋有多重要?我列举其中的三条:
1:地球上一半的氧气来自于海洋,保证着每一个生命的每一口呼吸;
2:海洋吸收了大约 1/3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抵御气候变化;
3:海洋覆盖了地球 71% 的面积,巨大的水体流动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
以上任意一条不运转了,对我们都是巨大的灾难 。"
热爱大海的他,希望能用摄影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这或许和他的灵感来源有关:
" 关于拍摄比较自由,灵感多来源于生活,或者自己看到的画面的再组合。喜欢油画,欣赏大师的作品,比如 Marc Chagall 的油画作品。"

" 我认为拍摄的照片分两种,一种就是照片,一种则是作品。而没有想法地按下快门,只是在生产照片而已,而不是去创作作品。将自己的思想传达出来的,才叫创作者。而思想是指个人的看法,处事时自己的姿态,是生活中所拥有的价值观。思想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它在现实中产生影响,或者有所创作,这才能成为作品。"

" 我认为一个事有 30% 的几率能成,就会去做去做了就有 50%,全力拼一把也许有 70%,剩下的看命,当然失败也正常,但可以去试 5 次,也许真的就 OK 了。"

他邀请了 8 位插画师设计了这本杂志,并承诺所得收益将全部捐给疫情灾区。

就如同他一直认为的那样,蓝从来不是一种颜色。







" 海和蓝 " 的人生,也充满着励志的意味。

" 要坚定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我想命运不会亏待你。或许大家的处境不是完全一致,但如果是热爱的东西,就不应该辜负。"
来源:匠心之城
编辑 曲传依
值班主编 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