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2020年6月3日,深圳特区报著名摄影记者郑东升(阿东)因突发脑梗不幸逝世,终年58岁。![]() 1980年,18岁的阿东参加工作,那一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他是资深摄影记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体育……这些线的新闻他都跑过,拍摄过的照片不计其数。在东哥家里,光是黑白照片的底片,就装满了一个2米高1.2米宽的大衣柜。 在特区建立38周年(2018年)之际,亲眼见证深圳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东哥,把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拍摄的一些黑白老照片,挑了一部分出来。这些照片的主角,都是深圳的普通人。有东门的一家人,有工地的建筑工,有流水线上的打工妹,也有开车打手机的靓女…… 感谢阿东,让这些普通人,穿过历史的烟尘,再一次来到我们面前。 他们是阿东的记忆,也是深圳的记忆。 站在平安金融中心楼顶上,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四顾深圳,一切那么渺小,一切又那么神奇。脚下116层高的大楼,仿佛是生命中的时光隧道,逐层往下有如年轮流转,一直追溯到最初——38年前的那一天。 那一天,深南大道还是一条荒凉的小土路; 那一天,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在生长; 那一天,台风暴虐,建设路、和平路的低洼地带水漫商家; 那一天,中国首家麦当劳在东门老街开门营业; 那一天,深圳股市火爆,万人空巷炒股票…… 今天,无论人们站在深圳的任何一个角度,再也无法找到最初的模样,而且这个城市还在以全球最快的速度不断变化中。 如果说深圳是当代中国的一件的艺术作品,那么这幅作品最撩人心弦的是,在它每一处微小风景的背后都隐含着芸芸众生的温度与情感。 如果说深圳是当代世界的一个传奇,那么它最撼动人心的是,从荒芜到璀璨的每一刻,都有代代相传的梦想与激情在熊熊燃烧。 如果说深圳注定是一些人的抉择与命运,那它属于无数在深圳挥洒青春和汗水的一代又一代人。 包括我在内也无法想象到,30多年后深圳会成为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此我也无法预知到,那些为新闻而拍摄的照片,在日后会成为一个传奇故事无可替代的最初诠释。 当我整理30多年来拍摄的资料时,透过照片,初创深圳的烟尘与峥嵘穿越时空,再次展现在我面前,一切仿若隔世,一切又好像那么鲜活。 那些年,我在深圳遇见了你,更遇见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神奇。 ——郑东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文转载自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11 01:57 , Processed in 0.2216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