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 摄影师擅长用光影搭建起艺术世界,而当他们放下相机,带着手机镜头潜入日常生活,他们又会发现哪些秘密? 我们采访了4位知名摄影师,看看他们在熟视无睹的日常中,抓住了什么。 ![]() 前一段时间在佛罗伦萨的美术馆,突然发现窗户的边框和外面的风景正好对应着展厅里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于是就以窗为画框,拍了一组作品。停车时在路边还看到了一个碎掉的车窗,欧洲最近治安不太好,总能见到这样的画面。 ![]() 黎晓亮作品 对我来说,拍人物算是一种跳出来看自己的视角。这么说来拍窗户可能是世界看我的一种视角吧。 ![]() 黎晓亮作品 ![]() 黎晓亮作品 ![]() 黎晓亮作品 ![]() 5月底,我来到苏州冲山村,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以雕刻佛像为业,做了上百年。在这里佛像作为商品被制造出来,然后运往各地接受人们的供奉。观音、罗汉、金刚、土地爷、财神爷,村子里诸神平等,大家排排坐,等待被手工匠人雕刻成型。 ![]() 王轶庶作品 这里的村民们看起来慈眉善目,都在潜心静气地雕刻着佛像,但我很少和他们交流。突然闯入别人的世界,我更喜欢默默地拍照记录。村子里还有不少废弃和残损的佛像,和寺庙里的庄严相比,感觉他们在这里更自由自在。 村子里走了一遭,随处可见的佛像持续吸引着我的注意。当佛不在佛位时,你说它还会给予人们庇佑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事物意义,佛像带着气息,他们终将被寄托。 ![]() 王轶庶作品 ![]() 王轶庶作品 ![]() 王轶庶作品 ![]() 最近在拍一个关于傩戏的短片,拍摄过程中和当地仡佬族有了更深的接触。他们善良好客,崇拜先祖,信奉万物有灵。仡佬族被称为竹的民族,祈求山林庇佑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 张丹作品 拍摄时突然闯入了一个陌生人的葬礼,按照仡佬族的习俗,亲人故去后要做三天到七天的道场,最长甚至会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超度亡灵。据说仡佬族还曾有人去世后要丧葬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的传统,不知这个习俗有没有延续到今天。 ![]() 张丹作品 闯进仡佬族的日常生活,有时真的忍不住会想,如果现代文明全部消失的话,那世界会变小很多吧。 ![]() 张丹作品 ![]() 张丹作品 ![]() 张丹作品 ![]() 这些年一直在以行走的方式拍摄中国,尝试离开都市中心,去探索洪荒的界限。长江是我经常会去的地点之一,有时坐在江边发呆,拿着相机也不拍什么,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2017年我发起过一个征集,从长江头到长江尾的沿岸找了四十多名志愿者,请他们每个人打一瓶水,然后在打水的地方拍一张照片,把这些东西寄给我。我把这些水倒在四十多个杯子里,做了个静物版的长江万里图。 ![]() 张克纯作品 镜头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对着长江久久眺望的人,他们在想些什么?我猜应该是和我一样,对着长江默默发呆吧。毕竟长江看起来,能够包容一切。 ![]() 张克纯作品 ![]() 张克纯作品 ![]() 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还藏着什么秘密,黎晓亮从窗框里看到另一个世界,冯唐在跑步途中意识到不长进也没什么关系,许闯发现了没有动物的动物园,张亚东在静默的画面中感受到了音乐。 ![]() 冯唐作品浏览 ![]() 张亚东作品浏览 ![]() 张亚东作品浏览 ![]() 张亚东作品浏览 ![]() 许闯作品浏览 ![]() 许闯作品浏览 ![]() 许闯作品浏览 正如冯唐所说,“能够固定遇到一些有趣,本身就是生活的偶遇”。 影像不仅是瞬时真实,更是拍摄者的自我表达。在张亚东看来,音乐与摄影皆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乐趣。 - END - 本期策划:马延君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12 05:05 , Processed in 0.2194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