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陈复礼,与郎静山、吴印咸并称华夏摄影界“三老”,是一位风格鲜明的著名摄影师。 ![]() 从左到右依次为:吴印咸、郎静山、陈复礼 复礼摄影,六法留真,千变万化,不断创新 这文字铿锵有声的题字是刘海粟对陈复礼先生的评价,这幅题字被挂在陈复礼先生的客厅里。 短短16个字,映射且总结了“陈老”的摄影艺术生涯。 ![]() "要从平凡中发现题材,既不去模仿画,也不要回避像画。” ![]() 《烟渚寒禽》 1946年,陈复礼在越南经商之余接触到了摄影,正当而立之年。为学摄影,他拜早就仰慕的陈芳渠先生为师,芳渠先生对这位好学的青年朋友也不吝赐教。 ![]() 《香河朝汲》 同时,郎静山先生的作品对刚刚走上摄影艺术道路的陈复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当时认为以人为的方法经过剪接拼合做成"集锦"的"画意"风景摄影,是一条学习摄影艺术的"捷径"。于是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这一类的作品如《香河朝汲》、《昨夜江边春水生》等。 ![]() 《昨夜江边春水生》 50年代初,是陈复礼先生在国际摄影界初露头角的时期,他的《战争与和平》、《彷徨》等作品颇得国际摄影界的好评。 ![]() 《战争与和平》 ![]() 《彷徨》 如果说陈复礼先生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走过一条从奔"捷径"到刻意追求画意效果的沙龙摄影之路的话,那么,到了50年代后期,他的摄影创作则逐步走向生活、写实的道路。 ![]() 《流浪者》 从他的许多作品便可略见一斑。也许正是他走过一段异常艰苦、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他的作品中流露着一种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 ![]() 《血汗》柬埔寨 1957 ![]() 《素描》柬埔寨 1956 ![]() 《渔家乐》 生活使他的摄影创作走向一条广阔的道路。 ![]() 《喜雨》 泰国 1958 ![]() 《沙漠之恋 》 陈复礼最早的彩色作品 "我带着相机走过很多国家,对于外国的风景,总没有对自己国家的风景那么有感情,看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像什么东西吸引着我,照了还想照!" ![]() 《山在虚无飘渺间》 陈复礼先生1959的桂林之行以及1962年的黄山与江南之行对他以后的摄影生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段时间里,他拍摄了许多倾注了感情的风景摄影佳作。 ![]() 《朝晖颂》 在色调的运用上,中国山水画主要是用墨线来区分物体的,面和表现物体的质感,这跟黑白摄影只运用单色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是十分相似的。 ![]() 《黎明》 陈复礼桂林作品《黎明》以及黄山作品《朝晖颂》都是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繁中求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方法而得来的。 ![]() 《舵手》 陈复礼为了探索中国画意风景摄影的道路,自从1959年之后,又多次到内地猎影,进而在摄影界提出了一整套画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并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创作道路。 ![]() 《石板街》 ![]() 《筲箕湾之晨》 ![]() 《捞》 “我是在变,我要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之上,吸收西洋画的构图形式,学习现代派有益的东西,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 《欢悦》 中国进入80年代,这段时期陈复礼先生的作品以其纯熟的技艺、质朴的民族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表达他的情感,讴歌我们的时代。 ![]() 《破晓》 1982年初创作的《破晓》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是在吉林长白山下的白河林业局工人住宅区拍摄的。《破晓》象征着一个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初晓,画面上黄红色的光芒正冲破浓雾,旭日就要升起,大地上的冰雪也将一点点的融化,有了破晓的一刻,就会有红日中天的到来。 ![]() 《千里共婵娟》 从80年代后期开始,陈复礼先生拍摄了许多具有新的形式和新意的作品,如《千里共婵娟》、《白墙》、《严冬》、《余晖》等,以及一些针砭时弊、谈笑人生的写实作品。 《千里共婵娟》的构图,完全脱离了他过去传统的中国画的形式,采用西洋画十字形的构图,清新舒适。 ![]() 《白墙》 《白墙》吸收了现代派作品的长处,形式感很强,色块对比又极鲜明,同时也保持了既有的传统。 ![]() 《霜叶红于二月花》 影画合璧 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陈复礼先生与白雪石等画坛大家和大师合作"影画合璧"作品,形成了中国摄影史和中国美术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 《秋江水冷鸭先知》 黄永玉 补画并题字 ![]() 《乘风而去》 董寿平 补画并题字 ![]() 《牧归》 吴作人 补画并题字 ![]() 《火焰山下》 黄胄补画人物及犬 ![]() 《竹海》 李可染 补画并题字 ![]() 《雪禽图》李苦禅 补画并题字 ![]() 《探险》 华君武 补画并题字 ![]() 《古松》 刘海粟 题诗 ![]() 《影子》 吴冠中 补画并题字 ![]() 《嬉雪》 程十发 补画并题字 有人说,陈复礼先生每一张好的底片,是从一公里长的胶片中选出的。 有人说,他的眼睛就是个镜头,他要人们“把你的眼睛训练成镜头,才能拍出好照片”。 ![]() 《净化的世界》 还有人说,你知道陈先生的《白墙》是怎样拍成的吗?他请来人为他刷墙,请来人为他锯树。 更有甚者,把他几乎神化了,这些人说起来神乎其神,好像他们亲眼见到的一样。 “人家陈复礼在扎龙拍丹顶鹤,丹顶鹤都能听他的指挥,他对着鹤喊,你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为一组,排成一行我再拍。” ![]() 《长寿》 陈复礼先生拍摄的《长寿》画面,的确是这样的构图,但实际情况纯属偶然,鹤群如何去听他的指挥呢? ![]() 《高峡轻舟》 “陈复礼先生是人,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个业余摄影家,是个孜孜不倦、甘愿吃苦的摄影家,也因此他成了赫赫有名的摄影大家!”——陈勃 ![]() 陈复礼在黄狮寨摄影创作 陈复礼先生看起来是个儒雅的文人,但拍起照来有着一股冲劲,犹如猛虎下山。在地面温度有45℃的吐鲁番,他看到一个好镜头,立即下车,全身披挂,来了个500米的冲刺;在张家界的黄狮寨,他趴在一块从地面伸出去的石板上,并要他人拽住他的双腿,去拍对面的山景,那块石板是悬空伸出,离开地面约有300多米。 ![]() 《裂胫之作》 有一年他到巴西的伊瓜苏拍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不慎腿部骨折,治疗和休养了许久。在广东珠海参加一个摄影活动时,他见到了台湾的郎静山、北京的吴印咸,当时大家戏称他们是“三个人九条腿”:陈复礼拄着双拐是四条腿;吴印咸用拐杖,是三条腿;而102岁的郎静山则是硬朗的两条腿。 ![]() 陈复礼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小睡三五分钟 诸如此类的复礼先生的事迹还有很多,他并非什么“神”人,只是一位孜孜不倦、不断创新,对生活和摄影充满热情的普通人罢了。 ![]() 《搏斗》 如何功成 如何名就 不过热爱与勤勉尔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12 12:40 , Processed in 0.1208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