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单一元素促成的。个人、机遇、时代,加在一起造就了如今的陈漫。
——遇言姐
新晋顶流肖战和摄影一姐陈漫的合影上了热搜。
近年来,娱乐圈中大火的明星,都要去陈漫那打个卡,请她拍几张封面照,否则简直不算出道。

▲又接代言、又上封面、又去Metball的陈漫本身就是半个明星
合影中的陈漫头上绑着个蝴蝶结发带,39岁的她看起来跟91年的肖战同龄,让大家惊呼怎么从御姐变成小女生了?
看到这样的陈漫,也是有点不习惯,她可是上过《男人装》、气场2米8的人像界一姐啊。


▲日常的人像拍摄,肖战穿着件毛衣,有点暖、有点纯,一笑间会被他蛊惑到的蓝孩纸


▲《男人装》上的陈漫是这样的,两个孩子的妈妈,比明星还像明星
肖战本身是美术生出身,自己也喜欢鼓捣摄影,出道前就关注了陈漫,这次由偶像来拍自己,有种如愿以偿的快感。
不过坦白说,肖战的美术功底不算上佳,没有那种较过劲儿的感觉,跟陈漫这种中央美院术科第一的存在还是差距挺大的,从设计师转战娱乐圈才是本命。
扯远了,我要说的是陈漫。

▲近年来,陈漫的风格被影楼模仿滥了,导致现在看她的原作也有点高级版的影楼风的感觉
说起陈漫,你可能没听过她的名字,但不可能没见过她的作品。
作为《Vogue》、《时尚芭莎》、《时尚Cosmo》、《嘉人》等一线杂志的御用摄影师,陈漫的作品绝壁是业界风向标,占据着国内时尚圈的半壁江山。
入行16年来,从吕燕到范冰冰到关晓彤,从金城武到黄晓明到TFboys,这些年,陈漫拍遍了几乎所有的华语明星。
更是一举令范冰冰坐实了“范爷”的霸称。


▲这套性别转换的大片中,范冰冰演绎得出神入化,从此“范爷”的称号深入人心

▲李东田至今认为中国的绝色是吕燕,大脸大面的最美,章子怡的脸太挤

▲后来,陈漫又为吕燕拍摄了类似一寸标准照的照片



▲给大表姐、李宇春、贝聿铭也拍过这种一寸标准照


▲陈漫拍摄金城武时,没有助理、没用灯光,一个人拿着机器就拍完了

▲陈漫拍摄的张震,一眼万年

▲镜中的吴彦祖

▲陈漫为蕾哈娜拍的中国风,之后,蕾哈娜还借走了这套头面去开演唱会


▲陈漫拍摄的水原希子,澄澈、灵动、内秀,不流于表面的少女感
遇言姐特别喜欢陈漫拍摄的易烊千玺,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造型,一往无前的少年气中带有零丁忧伤和脆弱,是四字弟弟本弟无疑了(也可能是因为我有四字弟弟的粉丝滤镜)。
4年时间4次合作,眼看千玺在陈漫的镜头中光速长大了,而陈漫还是那个漂亮的陈漫,身材面孔几乎完全没有变化。


不仅如此,陈漫自己就是半个明星,她亲自上场封面,代言珠宝和手表,拉风到飞起。
陈漫成名后,很多人酸她全靠PS和营销。
遇言姐说:
不看能力的营销是耍流氓,有能力而不营销是有点傻。
营销决定了一个人的启动速度,能力高低就决定了你能跑多远。
陈漫就是这样一个全面精进的女人。

▲据说陈漫拍杂志的报价是6万,商业摄影要翻5倍。好些年前,网上就流传着陈漫日薪4万的说法

三次高考,一言不合就辍学
陈漫在《男人装》上的硬照,以及穿着高跟鞋、高衩裙跨在杨颖身上拍照的样子,让人以为她是一个又帅又酷、狂野不羁、站在时尚资源顶端的御姐。

▲这段真是太带感了,遇言姐看了好几遍
见过陈漫的人则都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大妞,特别逗乐,说话哼着哈着,就是懒得张嘴。
管西瓜叫西锅,管医生叫大夫,管名模叫大模儿,一口南城腔儿听得同为胡同妞的遇言姐十万个舒坦。

▲陈漫说自己可以张开嘴说标准普通话,但是太累
生完第一个孩子,陈漫身体不舒服,拍摄时头上扎着针灸,把孙俪吓了一跳说:“你怎么扎着针还来干活。”
最搞的是,拍《男人装》那次,工作人员一直在她后面扇风想让头发飞起来,这姐们张口一句:“别扇了!老娘P眼儿都受风了!”
这谁啊?女版大张伟吧。

▲乍一看气场浩荡、英姿飒爽,张口一秒切换成南城大妞
当陈漫好好说话时,你又能get到那种学院派出身的敏锐和深厚,终究与众不同。
比如,在《少年的你》大火之前,陈漫就说“千玺是非常正帅的一个人,中国五千年文化里边一直遵循的那种,仁义礼智信,在他的脸上可以找到”。
这段点睛妙极了,说到我的心里去。
能与之并论的是陈丹青对范冰冰的描述:
形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极姿媚。

▲陈漫拍出的四字弟弟也是突出不偏不倚的正帅。她说:观察人是一种感觉,没法用言语来表达
80年的陈漫由于父母下乡的缘故,出生在内蒙古,2岁搬回北京。
她说家住大栅栏的自己是典型的胡同姑娘。
小时候大家的住宅环境都不太好,老鼠、蟑螂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一次,2岁的陈漫用笔画了只老鼠。
“反正能看出来是只老鼠,”她说,“之后我妈就把我送到少年宫学画画去了。”


▲陈漫的速写
陈漫在艺术上极有天分。
她说自己对有生命的东西一直很敏感。
小时候看一棵草能蹲那儿看一天,我都会觉得特别美。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因为每个人的观察点不同。
陈漫说。
她上过许多美术培训班,总是能以最小的年纪在短期内晋升为班上画技最好的学生。
国际大赛第一名、中美交流第一名、中日交流第一名,林林总总的奖杯手到擒来。

▲陈漫的肤色偏深,五官立体,是个漂亮的人
这种天分大概是继承自父亲。
陈漫的爸爸是画广告牌的。
80年代初的广告牌并不是印刷品,而是用水粉一小块一小块画出来的。
陈漫第一次摸照相机,也是老爸手把手教的。
家里的第一台相机是双镜头海鸥。
陈漫看到两个镜头呈现一张照片觉得很神奇,就跟着拍了几张。

中学就读于美院附中的陈漫本应顺着路子继续入读中央美术学院,然而,作为一名懒散自在的艺术生,陈漫头年高考文化课没过线。
讲真,当年艺术考试的文化分要求是很低的,数学成绩不记不说,总分200多就算过线。
由此可见陈漫的高中时期也真是浪得可以。
就像她说的——3年就是吃喝玩乐+画画来着。

▲这张陈漫的搞怪很可爱啊
第二年再考,陈漫是中戏专业课成绩第一名。
招生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诉她:如果第一志愿报中央戏剧学院,学校可以不看文化成绩保招你。
于是陈漫就进了中戏舞台美术系。
复读了一年,读的又是一流艺术院校,怎么说都该把学上完吧。
结果陈漫读完大一就退学了。
理由是中戏的教育风格太保守、太严肃,不适合自己,而且相较于舞台设计,她更喜欢人体的艺术。

▲两张陈漫拍摄的水原希子
陈漫的父母亲也很豁达,闺女爱怎么折腾随她去。
陈漫自言:
家人一直支持我画画,这个专业并不被看好,那时候谁会想到艺术家是能赚钱的啊,他们投资在一个看来不见回报的事上。

第三次参加高考,陈漫终于进入中央美院,并且是创作科的第一名。
创作科目怎么考呢?其实就是命题作画。
遇言姐记得,有一年央美出的题目是“人与自然”。
拔得头筹的考生画的是几个身着迷彩服的战士。
总之,角度好、技术好,才能在创作考试上拿到高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陈漫很早就显露出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

▲这套拍完,小S说特别激动,很想把照片寄去巴黎不管哪里


▲陈漫对范冰冰是真爱

▲李冰冰突然展现娇俏和可爱
考上央美的陈漫,据她的同学回忆,这姑娘不咋上课,上课也不好好听。
最神的是,不管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她交上来的永远是人像。
当时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后进生;如今看来,这姑娘小小年纪就确认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心无旁骛,不问由来,一条路走到黑。

陈漫出道很早。
还是学生时就开始在陈逸飞手下做事了。
2000年初期的市场跟今天不一样,时尚产业刚刚起步,相关人才十分匮乏,只要你有本事,活儿都是你的。
李东田就是这样迅速崛起的。
当时,陈漫为陈逸飞创办的杂志《Vision》拍摄封面。
第一单工作就捅了篓子。
120中华富士相机,费了半天劲胶片没洗出来,只好求着春晓重拍了一遍。


陈漫是国内第一个使用PS修片的摄影师,那时她的风格是在原片上加入大量后期。
这种做法使得陈漫的定位充满争议性。
摄影师认为她加入了太多人为因素,不能算是摄影;艺术家认为她是在照片底板上加工,不能算是创作。
然而,大家都不得不承认,陈漫的风格太特别了。

▲在陈漫接手之前,陈逸飞用的都是国外的摄影图片
再之后,陈逸飞把陈漫介绍给造型师李东田。
有人脉、有资源、活儿还硬,恰逢当时内地崛起的时尚产业需要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摄影师,陈漫的事业从此开了挂,没多久就开始和《时尚》合作。

“赚钱是为了养自己的爱好”
有些人说陈漫的作品油腻了,总是古铜色、凹造型,大量的后期修片。
遇言姐说:如果成片不过关,PS也无济于事啊。尤其是光线,根本补不了。
陈漫也说过,摄影在乎真诚与观察,以及瞬间的表达。
如今大家都修片,但是陈漫的色彩就是比别人的饱满,印刷就是比别人的精准。
那么多人模仿她的风格,但没有一个能超越她的。

▲如今扛个照相机就能搞摄影,像陈漫这种扎扎实实学了20年画的人不多。陈漫能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
更何况,陈漫是商业摄影师,她的作品是甲乙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妥协的产物,不能完全代表陈漫的个人审美。
陈漫自己也说过,一个商业摄影师,首先要满足客户。
如果客户给予宽松的发挥空间当然好,如果不能的话也不能跟人家太较真儿。
我的目的是赚钱。拿钱供养自己的理想,买我自己喜欢的事物。
陈漫说。



▲商业摄影肯定要浓墨重彩才能达到吸睛效果啊
陈漫的制片人在知乎上是这样说的:
漫姐在审美上眼光独到,拍之前就已经构思好了。
哪个地方出片是封面,哪个地方出片是内页,都是一句话调度。
现场基本不需要光替走位,看一眼光线,多数时候一块反光板、一块白幕布就搞定了,有时连闪光灯都不用。器材往往是怎么搬来,又原封不动的搬回去。
为水原希子拍摄资生堂广告,甲方看完原片说不用修图了,直接用就好。
拍金城武那期,对方的经纪公司不许助手进场,漫姐自己端着2470佳能红圈拍,两个小时不到就搞定了。

▲没怎么修片的水原希子

▲拍摄金城武,据说也是没有用到辅助器材

▲陈漫掌镜的《时尚芭莎》封面。舒淇戴着斗笠从山水之间走来

▲把三字弟弟拍得这样可爱
陈漫自己说,她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给《Vision》拍封面的时候,关注于技术性的细节。
跟大多刚出道的艺术家一样,20出头的陈漫拼命做加法,把能想到的一切都放进去。
第一张照片她修了整整一个月。
当时的PS不像如今这样强大,陈漫动用了几个不同的软件,在一间位于居民楼里的工作室中废寝忘食,也完全不考虑什么经济回报。
直到成名后,她都很怀念那个时期,不用考虑甲方需求,不用计算时间成本,尽可由着性子去创作。

▲陈漫早期为《Vision》拍摄的封面,魔幻、诡异。太空人的那一张后被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陈漫的第二个时期走的是中国风路线。
2008年,她拍摄了《少先队员与三峡大坝》。
讲真,这个风格遇言姐不太喜欢。
当时的美术杂志上很流行这种社会主义奇诡风的作品,我感觉总是取巧了一点。

2012年,陈漫拍摄了《中国十二色》。
她成为了第一个把中国当代背景、当代面孔用在时尚上的摄影师。



▲老有人说陈漫不过是善于营销自己,怎么不说人家有过多少次的一招先啊




▲在长城蹦迪的吕燕


▲巩俐露出军大衣下的时装
第三个时期,是陈漫的哲学时期。
喜欢佛教、道教的陈漫变得越来越淡定。
采访时,她时不时会蹦出几句:
法无定法,心物一元;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又说:
美不可说,美不自知,美要允许不完美。
结果就是,陈漫作品的声色犬马背后,染上了一层万境归空的质感、不以色香声味触法的空灵感。
她拍摄徐克,亦正亦邪,一阴一阳,所以让黑猫来挡住徐老怪的右眼;
她拍摄吴宇森,因为对方的宗教信仰和暴力美学,因此让一只白鸽落在他肩头。
陈漫说,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不能是聊,而是思想的沟通。



▲大师对弈,空气静谧,内心翻涌
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陈漫自言自己追求的不是风格而是准确(虽然她的风格也很显著)。
要像医生一样望闻切问,迅速调度出模特的质感,并且把这种独特性炒成一盘大家都喜欢的、有话题性的菜。

▲比如,郭德纲的这套片子,换个人就不适用了
工作中的陈漫极其专注。
被拍摄的人都说她没表情、话很少,有时让你扭出一个反人类的姿势,有时让你把一片生肉举到眼跟前,有时大冷天让你站到通风口前头。
这时候,再大腕的明星也不敢反抗,只能她说啥是啥照着做。
拍摄《甜蜜蜜》MV,陈漫要求鹿晗素颜,头发也不许做造型,鹿晗也从了。

陈漫说自己是:内心专注的男人,外表懒散的女人。内心的需求不能妥协,外部的事都可以顺从。
她说自己的情商很低,人情世故的事懒得懂,但在专业上追求极致,要做到非常圆满的9。

▲林青霞复出的第一张照片是陈漫给拍的,她说:“林青霞美得像是一块玉。”

▲陈漫拍摄的章子怡,线条和色彩都极利落

▲这张花木兰的海报也是陈漫拍摄的
工作之外,她对自己的形容是一个字——“懒”。
懒得规划职业,懒得规划生活,她说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被事推着走。
英文名字也懒得起,就写成Man Chen,乍一看让人奇怪,这女的咋叫man?
不仅如此,陈漫连找对象都“很懒”。
结婚的时候陈漫没房没车,她那个老公是个美国大男孩,玩乐队、玩滑板,没个“正经”工作。
家里人都抱怨,这个男人不挣钱啊,生活习惯不一样啊,但是陈漫不在乎。
她说她喜欢老公身上的活力,自己找对象全凭感觉,不会刻意去经营什么。
她说最好的相处是互相升级,达成共识。
这样的陈漫让人觉得就像大型肉食动物,平时懒懒洋洋地卧着,捕猎时才会拼尽全力。
无他,惜力而已。

▲貌似前卫的陈漫说自己是个普通人,甚至还抱着30岁前要结婚的思想
陈漫说如果有第四个阶段,自己希望是更加克制,能做到佛教中的无我。
我爱技巧,善于技巧,贪过技术,但真实在面前时,总总就了了。
她微博中这样写。
她说美是一种奢侈,瞬间形成,不可复制,完全随机;
又说自然的都是美的,关键是要能捕捉得到。
最后,陈漫的成功告诉我们: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单一元素促成的。个人、机遇、时代,加在一起造就了如今的陈漫。
我相信在当年,有才华的摄影师不止陈漫一个,但只有她抓住机会走了出来。
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不会有被埋没的天才,机会无时不刻在出现,你之所以错过了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因为你的某一方面没有准备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