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 柏林地图 Pro qm Almstadtstrae 48, 10119 Berlin ![]() 我比较常去两个区域,一个是米特区的画廊区,一个是动物园火车站附近。 米特区可能是柏林最受艺术爱好者欢迎的地点,这里有无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同时自然也有好书店。 通常从亚历山大广场出发,穿过一片潮牌店就会看到一家叫作Pro qm的书店。这家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书店专注于艺术、建筑、设计、城市化和理论类书籍,虽然不是只专注于摄影,所以精美的画册不太多,但是活跃的摄影和艺术类杂志不少,并且经常引进英文版的摄影理论书,对不懂德语的读者也是很友好的。 Walter Knig Burgstrae 27, 10178 Berlin ![]() 通往博物馆岛的桥边也有一家著名的连锁书店:Walter Knig书店。这家书店不仅卖书,也有自己的出版社,在德国不同城市都有分店。 这里的摄影书品种很全,能找到很多大名鼎鼎的经典摄影书,如果你需要找某本特定的书,来这里一般都能找到,或者可以让店员帮你订到。 ![]() Walter Knig书店的分享会 如果经典摄影书太贵,也经常能在他们的打折区淘到不少超值的宝贝。而且,除了摄影书,各种艺术类和设计类的书都能在这里找到。由于空间大,这里还经常举办新书发布会、讲座等活动。 Do You Read Me? Auguststrae 28, 10117 Berlin ![]() 从Walter Knig书店出发,往北走就会来到画廊林立的奥古斯特街。除了画廊的展览,这条街上还有个著名的书店Do You Read Me?,这家刚迎来10周岁生日的书店更加活泼外向。 在这里你能找到更多最新出版的或是比较小众的摄影书和摄影杂志,不论是时尚类的还是纪实类的,不论是摄影论文集或实验性摄影书,在此都有出售。 C/O Berlin Hardenbergstrae 22-24, 10623 Berlin ![]() 动物园火车站附近也是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C/O Berlin和摄影博物馆、赫尔穆特·牛顿基金会都在这里。 除了高质量的摄影展览,C/O Berlin和摄影博物馆的书店也是值得花时间一逛的。 ![]() 赫尔穆特·牛顿基金会(Helmut Newton Foundation)大厅 C/O Berlin的书店比较小,除了与展览相关的摄影书,更专注于新生代摄影师的书,所以,近年来各种获奖摄影书都能在这里找到。除此,这里还会配合展览出售特别版的摄影原作。 Museum für Fotografie Jebensstrae 2, 10623 Berlin ![]() 摄影博物馆(Museum für Fotografie)的书店更大,品种也更齐全。因为与赫尔穆特·牛顿基金会在同一建筑里,这个书店有一角是专门放牛顿的画册和时尚类画册的。 再往里走就会来到书店的主空间,这里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摄影书和理论书,中间的大书桌更是方便读者翻阅大型画册。 摄影书推荐 Does Yellow Run Forever? ![]() 英国摄影师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美国三部曲”之后一组更为私人、也更为神秘的作品。标题来自爱尔兰传说中地精将黄金埋在彩虹尽头的故事。 书中穿插着三组不同题材的照片:彩虹、黄金店和睡梦中的爱人,这分别代表了格雷厄姆心目中最重要的三个事物:美、财富和爱情。 在书里,格雷厄姆依然将照片的编排和节奏控制得很好,书的尺寸不大,书皮也采用了绒布材质,使得这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人们珍藏的家庭影集。 Afterlife ![]() 《来世》(Afterlife)是英国艺术家维克多·布尔津(Victor Burgin)在2019年出版的作品,依然延续了他对文字和图像关系的探讨。 在书中,布尔津用文字讲述了一个科幻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一对夫妇在一个名为“Afterlife”的虚拟现实游戏中,依靠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幻的记忆片段,各自徒劳地寻找对方。 书中精美的“照片”实际上是游戏引擎搭建的场景,这里有山野、废弃的工业区、湖泊、建筑物。精致到不真实的画面配合梦境般的文字片段,让人对现实和虚幻界限的消失感到既恐惧又期待。 Semiautomatic Photography ![]() 《半自动摄影》(Semiautomatic Photography)是瑞士艺术家尤勒斯·斯宾纳奇(Jules Spinatsch)的新作,这本书聚焦于越来越无处不在的自动摄影技术。 这一项目起源于15年前他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制作的180度全景拼贴照片。自此,斯宾纳奇将探索领域扩展至社会中各个层面,如体育场馆、歌舞厅、监狱、企业等等,搜集了在这些场所应用的监控图像并进行截取和拼贴,最后汇集成书。 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读者既得到某种窥视的满足,也意识到自己也被无处不在的监控所窥视。 American Readers At Home ![]() 《家中的美国读者》(American Readers At Home)是瑞士设计师卢多维克·巴兰德(Ludovic Balland)的艺术与媒体研究项目Day After Reading的成果。 巴兰德于2016年美国大选前后在美国各处走访并收集与选举相关的媒体资料,同时拍摄大量选举活动和民众照片。 这一项目充分揭示了媒体对社会大众的直接、压倒性的影响力,以及作为个体在这一媒体大潮中的无力感。相应地,书本体量巨大,并且采用类似报纸的排版设计,非常契合本书主题。 Kim Jong Il Looking At Things ![]() 《金正日在看》(Kim Jong Il Looking At Things)来自葡萄牙的艺术家胡奥·罗夏(Joo Rosha)自2010年起在自己的博客上不定期更新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新闻照片。 这些由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照片都是金正日在参观视察期间在看某件东西的场景。在观看大量类似照片后,观众会从中发现相似的构图原则和审美标准,以及由此透露出的“观看”这一行为背后的权力结构。 Seeing Things ![]() 严格来说,《看见事物》(Seeing Things)不算一本摄影书,而是一本向儿童介绍摄影的普及读物。 美国著名摄影家乔尔·迈耶洛维茨(Joel Meyerowitz)抛开所有复杂抽象的技术名词,用最简单浅显的语言讲述了他作为摄影家是如何理解摄影的。 书中的排版非常可爱,适合孩子的趣味,配图也是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其实,虽然是儿童读物,但是对成年读者来说也会带来很多启发。 -- end -- 作者 陈海舒,旅德艺术家、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大学媒体艺术专业硕士。 获Karin Abt-Straubinger 基金会奖金(2018年),Spector Books图书奖(2016年),入围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9年)、卡塞尔摄影样书奖(2017年)、三影堂摄影奖(2017年)、新锐摄影奖等奖项(2016年)。曾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驻留项目(2019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12 12:46 , Processed in 0.5106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