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假照片之常见形式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让造假手段多种多样,有时几乎可以乱真。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造假照片的表现形式: 1.导演摆拍: 这是最惯用的一种造假手段。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场景,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充当演员,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的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戏剧性的情节。所以,摆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2.后期制作: 利用数码技术和电脑软件按照自己的意图对画面进行改动。根据需要和摄影者的主观想象随便添加和删除画面信息元素,使画面完美无缺。 3.图片说明: 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含糊不清,对新闻事实表述模棱两可。 假照片之常用识别方法 失去真实性,新闻摄影就失去立足之地。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科学的鉴定方法,对持怀疑态度的新闻摄影作品进行检测。 通常,照片造假分为拍摄前造假和拍摄后造假两种。摄前造假取决于摄影者的导演能力,摄后造假取决于摄影者的图像处理能力。 以摄后造假为例,常见的造假手法是画面内容的拼接、合成以及以掩盖和修饰为目的的局部修改。一位外国专家提出如下建议:“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是依靠完形的方法,从部分推导整体。一张提供丰富信息量的照片,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解读线索,使之可以根据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照片的可信性得出判断。也就是说,照片中的信息量就是证据。信息越丰富,证据就越充分,就越容易判断真假,因为画面中的视觉元素都必须是统一的,如果经过修改和摆布则很容易露馅。” 落实到新闻照片来讲,表现在画面上的就是特定的时空关系,造假会打破这种关系,必然会留下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光照方向上的矛盾 同一场景,光线的投射方向应该一致,表现在高光、投影位置、方向和角度的规律性。 2.成像透视关系上的矛盾 物体在照片中成像时,遵循统一的透视规律,近大远小,灭点统一。 3.景深关系上的矛盾 照片中的景深与拍摄距离、光圈大小、镜头焦距等因素密切相关。 4.画面虚实的矛盾 在同一个成像平面上,不可能出现虚实不均的情况,而添加和替换等造假,由于使用修改工具,则会出现同一平面上虚实不均的情况。 5.纹理上的矛盾 不同相机拍摄的照片和同种相机拍摄的不同照片在复制时,纹理上会产生差异。 6.完全重复的矛盾 7.影像边缘的矛盾 注意色块边缘是否平滑,过渡层次是否自然。 修改新闻图片,践踏真实性是绝不能接受的。对于新闻摄影,画面的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 |
|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8 04:00 , Processed in 0.3426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