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65|回复: 0

“幕后”也有大舞台!一起走近战车修理兵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4-11-19 1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战车“守护神”
! I' L2 @( n' ^" \
4 H9 x0 r/ r# C( \9 i7 ~■陈一跃 夏泽华
- u0 L# d  v; y, h
/ ]$ \# v/ r) m' A7 N. }) R* k晨曦微露,海军某旅训练场,一场演训活动即将展开。担负保障任务的修理技师宁超恒和战友正在场边待命。2 O& V, N- o1 m- Y/ R! D
- Z/ S) m, K: B$ I5 }, m# `
潮湿、泥泞……宁超恒一边判断环境可能对战车造成的影响,一边调整遇到故障时的解决预案。
/ C- r9 Y' p! ]& z/ R: j5 }0 z5 w- R
“3号车熄火。”演训开始不久,指挥所传来消息。宁超恒提上工具箱火速奔向故障车辆,钻底盘、查部件、测电路,很快找到故障原因。他立即更换了故障零件。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战车重新汇入铁流。
' p! C( |9 k/ F
; Q( E0 H/ ^% E3 B( `7 V转身走下训练场,宁超恒满手都是油污。
; E/ o2 y. K& H- u6 a! Z7 q0 h
2 [6 j" z/ q% [战车修理技师都是战车“守护神”。身处修理车间,他们常年与工具器械为伍,和底盘机油做伴。车间里没有战火硝烟,却依然有激烈的“战斗”:宁超恒和战友要在并肩作战中,让每一辆“趴窝”的战车重获活力。
6 c! ?% m% y& E( s( O
# G  l, g3 j( z1 k居于幕后,修理兵的工作总是十分辛苦——8 ?; r3 O3 S. u

3 `7 S* C- W9 O( Y! n: B6 R每次检修车辆,底盘技师董元飞都会在底盘下待上几个小时。车间内温度高、气味重,他检查管线时顾不上其他,脸上衣服上总是沾满油污,被汗水一浸就成了“大花脸”。长年累月的作业,让他的皮肤粗糙。那双大手长满老茧、关节粗壮,像老虎钳一样有力。
) G0 O. w# I% }0 o4 o. q7 z: s* k; R' c, k4 A( a
居于幕后,修理兵的工作也会面临风险——
- F5 @  U" U: _( G! K$ Z9 m4 ~* i  D0 o7 V5 j4 v) b# j: T/ k; _) Y
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一门火炮突发卡弹故障。危急时刻,火炮技师孙淼第一时间提着工具箱赶过去,独自展开检查抢修。火炮卡弹,稍有不慎就可能车毁人亡,他却靠着胆大心细化险为夷。每次遇到类似故障时,孙淼都是那个勇于冲锋的“逆行者”。* x8 G' p( Z0 O- m. l; l/ ^8 H! z

5 a9 \$ i" r$ Y) w( Z" N居于幕后,修理兵的工作必须耐住寂寞——
/ l% B, U" b: i; t/ A& |4 P4 Z# w+ K: s. {' m9 {3 e
雷达技师郜凤军还记得,一次训练中,雷达侦察车收不到信号,他在方舱里一边试机,一边进行故障检测。雷达内有上百条线路,让人眼花缭乱。郜凤军从一个元器件摸到另一个元器件,从一条线路顺到另一条线路,最终成功排查出故障所在,让雷达功能恢复正常。在他看来,耐心细心专心,不厌其烦地将每个不易察觉的症结解决到位,是一名雷达技师的基本素养。0 X7 H: N3 C4 @: v
8 h. V8 N# ]5 l; v! Z
“谁说‘幕后’不是大舞台?奋战在修理车间,我们同样为战斗力建设挥洒着青春。”宁超恒感慨。
6 L. b. y( x5 s; }# n) T# r- m; s
& D( {# j. C" {& S) P: T8 o: n0 L, D每一个专业,都是战斗力的一环,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坚守在布满油污的底盘下,战斗在雷霆万钧的火炮旁,还是深耕于交织缠绕的雷达线路中,他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在为战车“保驾护航”。! }4 E. {& w6 U9 C+ M' C3 {
1 u8 q) R! B& I* w9 f9 Y
夕阳西下,一天的训练结束。当战车驶出训练场,宁超恒和战友却要转战车场开始新的忙碌。, ]3 {  y" U0 ]) t- i
: l( r+ W# o( s3 [. K0 s! q& }
这群修理兵知道,他们的青春将在修理车间飞溅的火花中闪闪发光。这些维修过的装备,将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努力,以更好的姿态奔赴战场。% \) y3 g% `$ y. K  ^/ m) s* A

# G( w$ @6 m) g& q3 L战车修理兵的“工匠精神”3 i7 J3 E- M: R4 G  e

& ?1 H$ a1 t1 `; j■张飞龙 夏泽华 莫海明 滕春峰
$ m( Y  p; k7 T  O# Y# m5 k2 q% P8 O1 r

) c2 e; G* H* T9 g
8 l# S& B6 W: d" z6 ^3 n某旅组织野外训练。陈强摄
5 h: E3 r7 c7 o5 |  y# b# ?6 M1 Y, F1 O+ K2 F2 F; ]; o
沙场上,战车纵横飞驰。车间内,工具叮当作响。  |2 r+ e4 n4 K% x

2 }" T' T8 t, q/ Z. t$ _对于战车修理兵来说,他们的舞台虽在“幕后”,但各不相同的角色,演绎着同样的精彩——2 S* x# e7 O4 }. E8 h
. c4 E' D* R' R8 K
“快”,是底盘技师的战斗力。底盘是战车的“腿”,他们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维修,才能保证战车第一时间奔向战场。7 x; V& `6 Z- ^& ^
) d9 k, O5 ?4 K
“险”,是火炮技师的关键词。火炮是战车的“拳头”,每天跟暗藏雷霆的炮筒火药打交道,他们难免会遇到危险,却总是勇往直前。
) `- M  x+ [3 w
% k; e" `+ |/ P% e“精”,是雷达技师的座右铭。雷达是战车的“眼睛”,面对精密复杂的线路与部件,他们唯有怀揣一颗精耕细作之心,才能为雷达“把准脉搏”。
* \9 \# ?  v  f4 q% O
0 }- `1 f* B2 O7 |今天,让我们走近战车修理兵,见证他们的“工匠精神”。$ Y1 m& K2 c. F& X

5 `5 ]3 r+ W' t& F1 G底盘技师——" A( h$ c( _# z$ o2 a8 E" F  e
$ b* t* n# b! v  P
让战车重新在战场飞驰,一刻也耽误不起
' {- n0 @& `0 V% e: ]
. y8 F/ j- O2 K! ~3 ?. S南国秋日,某装甲训练场依旧热浪滚滚。修理车间内,海军某旅修理连底盘技师张自银,正在一辆步战车底盘下认真检查。: f$ O0 [) m8 d" _" Z; M; G3 ]
  a1 I8 p. K) _6 o
步战车方向盘不知为何被锁死,张自银要对方向盘下的底盘部件逐一排查,寻找“病灶”。扳手拧、铜锤敲、钳子掰、仪表测……他时而调整姿势,时而变换工具,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在车间里回荡。
& q. b9 r- w: I, r6 Q
; \1 c5 j  U; X4 ^  J3 s底盘下闷热难耐,才过几分钟,张自银的额头已冒出汗珠。为了尽快让战车重新跑起来,他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汗水流入眼睛时,也只是抬起手腕擦一擦。半小时后,张自银终于找到原因,成功排除故障。
" }  z& G4 b, U9 C5 y3 b- g
( ^2 K& U* R* t( \3 U+ g& j与装甲车打了6年交道,张自银深知底盘的重要性——这里汇集着关乎战车启动的大部分硬件与电气部件,一旦停止运转,就意味着战车“趴窝”。
# h2 [# O; O1 z  E
. D# m1 L, Y. ~( x' o! Y“底盘是战车的‘腿’,车行万里全靠它。所以底盘出现故障时,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排除故障,才能让装备尽早恢复行动力。”张自银说。
$ i( R2 W+ |  Z' @* G! Z: Y; R% O2 R0 k# o
张自银还记得那次,一辆战车在训练中突然熄火。接到命令后,他带着两名战友火速前去抢修,发现是底盘离合器损坏,需要更换新部件。
3 ]5 C; s! l' g9 n  Q# y9 N* y8 S* |" F7 }: f- o4 A6 x, O
更换离合器,说起来简单,却要把底盘下的一体化动力装置先拆下来。该部件管路密集、重量较大,拆装时需要两台吊机协同配合,而且对各个零部件耦合的角度和旋转力矩都有要求,张自银也仅拆装过一次。
1 K& h" |  ~" I7 l/ h' G
+ m" X8 J4 A2 ^4 p( R( M“困难再大也要上!”张自银趴在底盘下开始一点点拆卸。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渐沉,维修工作却远没完成。有战友提议,晚上光线不足,不如等第二天再干。“今晚修不好,明天任务分队的训练计划会被打乱,那就是我们修理兵的失职。”张自银斩钉截铁地拒绝道。在他带领下,战友们架起探照灯继续作业。1 n) g4 n) X: N6 f
1 L2 u$ U( r* s. \3 K: Z0 u
一体化动力装置的管路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混淆。借着底盘下微弱的灯光,张自银将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等关键部件的管路依次标记清楚,以确保后续安装能精准到位,不出差错。
1 E$ Y( J  q1 ]8 i' [
- w0 O1 H4 _9 E有些零件因损坏变形,卡在底盘里很难取出;有些螺帽因锈蚀难以拧开;还有些零件对安装力矩有严格要求,力度稍大或稍小都装不上……安装过程中,各种困难纷至沓来,张自银和战友来回琢磨、反复操作。最后,当他们完成作业、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宿舍时,天色已微微发白。: x9 u8 {5 P8 k. B4 d8 q! F5 N6 |6 h
9 C8 c- m  m. V: D( h$ o
“让战车重新焕发生命力,一刻也耽误不起。”对于“抢时间”的关键性,二级军士长董元飞也十分认同。
& z+ i8 s) z! `. v5 I9 M& o
: z4 _% X  ^  h作为修理骨干,董元飞常常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的维修任务。一次夜间进攻训练,一辆战车突然“趴窝”。修理连杜连长立即带人查看,判定是某设备损坏导致。
/ _. O& Q  A5 \6 l2 n9 \3 }
5 c9 B" s7 A! H0 t' D当时,董元飞正在休假,但全连只有他曾在修理厂观摩过该部件的维修过程。考虑到董元飞就在驻地附近,杜连长思索再三,还是拨通他的电话。“我现在就过去!”了解情况后,董元飞二话没说,连夜赶到演训场。& m  m; y3 w( L9 s3 C1 C8 P' a$ h

! ^# G/ Q/ t' u, B董元飞心中清楚,训练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每辆装甲车的状态都可能影响大局。“必须赶在明天演训任务展开前,把这辆车‘救’回来!”他操起工具与时间赛跑,经过1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成功将故障排除。
: p! a6 H* @5 W3 E/ i: _! x0 [. P
“看到战车重新在战场上驰骋,我就心满意足了。”面对战友们的称赞,董元飞笑着说。
. g5 D1 P; |: K" V- m( J4 G
- |# M( @8 K& e! o& A  F. H火炮技师——! [1 c* w2 e2 j! ^& B

; @5 [# r) m8 f7 n4 l  `) j+ J9 {保证“铁拳”出击,必须具备敢于直面危险的勇气2 B% Y5 y* n0 I, }+ Q
! V6 R# H+ b2 F9 s1 W0 f$ ?
破障分队清除障碍,打通道路;两栖突击车对岸滩“敌人”进行火力压制……前不久,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战术训练中,该旅官兵驾驶战车冲锋陷阵,在演训场上纵横驰骋。% ?" ^, u, [% ^
/ D! O! Q2 k; o$ p3 R
战斗中,火炮对“敌”碉堡及坚固防御工事等多个目标实施火力压制。3 G/ y; X; L8 }9 ?3 ~3 D

! u7 b1 ?7 T' w+ u在火炮技师王锋眼中,火炮是战车的“拳头”,是克敌制胜的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操作不当,火炮很有可能成为危险的来源。火力“铁拳”的锻造,离不开他们在战车“背后”的冲锋与坚守。8 H2 P: |3 [; U( f  J
: X+ X& |. ~. O4 p: u8 O$ T: Q3 A. ~
那年,该旅炮兵营进行实弹射击,一门火炮突然“哑火”,正在伴随保障的王锋立马上前查看情况。, V8 i9 g5 f' L4 o- T
$ V; Q5 D$ Q5 ^! r6 ^7 p
王锋小心翼翼将未爆弹后面的药筒取出。然而,就在拿出药筒的一瞬间,他发现药筒侧后方竟然有一部分冒着烟!那一刻,王锋知道,如果立即放下药筒撤离,万一发生爆炸,火焰会把前面的弹药一齐引爆,整台炮车就全毁了。5 R+ k# Z' J+ s% C! R
" t! x+ l# t- t9 s7 v6 V" H
王锋冷静迅速地权衡实际风险和操作可行性,很快作出抉择——他小心谨慎地捧着冒烟的药筒,一步一步向处理区走去。
, l9 q' k% Y1 [& Y1 h/ R5 p( s1 ^( q
" p5 r/ g* P- h( N/ k8 ~“虽然药筒爆炸的概率较小,但我依然很紧张,手心里全是汗。”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王锋心有余悸。
& q, |6 ]. Y' Q- _" u- T" t% n. Q, y, x: p% ]4 `: n
多年与火炮打交道,王锋不止一次地向险而行,也一次次成功化险为夷。
6 X2 s" _0 r; d& |
9 A4 h) ]% _7 _5 e) [8 l" Z那次实弹射击,某车炮手在装填时发现操作比平常迟滞一些,觉得可能是某个零部件生锈导致,并不影响训练。然而,王锋听到车长反馈后,果断要求该车停止射击,并立即登车检查。
. ~2 _8 I/ }  R( v' A& {2 C  J
& d, p" p( P' j经过一番排查,王锋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是前一发炮弹的“弹袋”脱落了一小部分,卡在膛线内——由于体积较小,不认真检查很难发现,但如果不及时取出,后续炮弹在炮管内运动受阻,就会有炸膛的危险。, A3 C1 w  `% f$ O! a

$ _0 ~! W$ z! D1 g$ c! k8 z判定情况后,王锋立即拿出工具,一点点把卡在膛线内的“弹袋”碎片取出来,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
, O6 W; ^# L4 {( p6 J. h# V3 B: G$ ]$ g& m* T( D) Q4 ~
“尽管维修火炮时存在一定风险,但作为一名修理兵,必须具备敢于直面危险的勇气。”二级上士孙淼也十分清楚火炮的重要性。
2 P* O2 u6 P7 T8 \
) U0 ^2 z7 C9 y1 X那次训练,一辆步战车主炮突然“卡壳”,不得不暂时退出战斗。车长向修理分队求援,孙淼立即赶来检查,发现有一枚炮弹被卡在炮闩位置,影响到后续的装填与击发。
0 W8 |# `  G' A; b: \+ _$ l# Y) b2 B* j* @
炮闩内,炮弹已经被挤压得有些变形,很难取出。孙淼知道,如果方法不当,不仅可能使炮弹越卡越紧,还可能因为操作力度过大造成炮弹爆炸。
- x# Q% P* E$ y9 Z
7 w* n$ p( P/ r- c' Q8 c* ~孙淼并没有因此感到慌张。心中回想着老班长总结的“火炮快速排退弹方法”,他很快想到解决方案,利用不同工具相互配合,通过“外力”与“巧劲”结合的方式破解难题。& g: ]) i9 Z7 ^( x

8 h' z7 [" ]' ^& T" [' X方舱内空间狭小、非常闷热,孙淼弯着腰忙碌不停:先用扳手、螺丝刀等工具沿缝隙一点点撬开炮管,寻找有利角度用“抓弹冲击器”展开冲击,移出一点距离后,用小榔头在安全力度范围内轻轻敲击,再夹住弹体进行活动……* y- w, X% y  t) o
$ k# }2 V# z$ O1 {" E9 p
大大小小的工具,在孙淼手中灵活舞动。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作业,炮弹终于被成功取出。此时,满头大汗的孙淼才注意到,因为各种工具长时间在手中摩擦,他的手上已经被磨出一个血泡。但看到战车重新投入战斗,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0 N6 v+ ^: E5 D0 p! o6 L1 v. O8 i: `4 a* B. f) @+ B* ]; u) }
坚守在火炮维修岗位上,孙淼和战友一直将提高修理质效与安全性,作为研究的方向。连队技术骨干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火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火炮应急故障排除手册》《火炮快速排退弹方法》等教案规程,自主研创一系列火炮维修工具,有效提高了火炮维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g. d3 B; \# m: r
# ]5 S% Q8 l* {' x# g5 ~1 ^
一次次检修火炮故障,一次次处置实弹射击险情,火炮技师们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实力,有力保障了战车的每一次“铁拳”出击。
, w/ {! T& I' S. M& q9 F" u+ N5 K. q2 h) H
雷达技师——
1 {# U6 R. \, A6 r4 ~) H
1 q$ s+ B- E7 K: N  r; Z寻找故障点,需要精耕细作的钻研精神$ k; @3 ]$ a" R4 K6 J

$ m( ?( ]# G( y# g0 @! }% W" |) X/ B“这两种雷达的信号处理器是有差别的,它们工作的电路图,有相似也有不同……”某雷达修理工房内,雷达技师郜凤军正在向年轻战士讲授专业知识。8 u5 i2 E2 I6 t2 V
* y1 ?' E. r, Z: w! P
讲解到最后,看着年轻战友,郜凤军语重心长地说:“修理雷达,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只有下功夫去学习摸索、熟悉雷达的工作原理,才能走进它的‘内心世界’。”/ l. h" F, v0 i

) P* ]0 r7 p8 b) K# R& O从事雷达修理工作10多年,郜凤军十分了解雷达的使命之重:捕捉目标、校正目标、识别目标、测量距离、观测气象……雷达就像战车的“眼睛”,担负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职责。
3 ]1 i' `" B( B5 {. @: h4 T& R9 {8 Y8 ]1 e: C8 H% N" ~8 W- i+ J
这让他既为自己的岗位自豪,也感到来自专业领域的巨大压力——
$ c8 r3 _. m/ |1 ?; @8 P- m: L3 x! S3 V+ J
雷达是高精度仪器,对维修人员的专业基础要求高;雷达内部电路复杂、逻辑性强,模块化设计往往一环扣一环,维修时一旦失误,很容易造成二次故障……
; E: E7 E( O, {) I9 V! D* p+ E! h. {. J* ]& o5 r6 S
郜凤军还记得,刚接触雷达维修专业时,为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他把雷达各部件的电路图都认真绘制了一遍,以确保对每个零件都了解、每条电路都清楚。一次次实践磨砺,让他的维修保养技能日益精进,也养成了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2016年,郜凤军在上级单位组织的一次创破纪录比武中,一举夺得专业第一名。5 \6 K* Q5 `% C) X- L5 n4 G' _) g- ^

$ U/ \2 Z8 G. A) L然而没过几年,随着该旅换装新型雷达装备,郜凤军又遇到了挑战。/ t/ s& S* s3 {8 O( ]- p& \/ Y' i

, s8 `/ h$ d( |  J6 _6 a: Y* ~新雷达的部件组成、操作使用与之前的雷达截然不同,他不得不做回“小学生”,开启一场全新的求知之旅。
6 ~% L7 J+ U0 T+ A, {
$ d0 _$ a5 P' O; {* s2 M那时,某新型雷达侦察车列装不久,整个雷达修理班对新装备的学习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雷达不时“耍小脾气”,甚至直接“罢工”的情况,班里有战士打起了退堂鼓:“要不就返厂修吧?”. Z4 Z2 E  t9 Z: O. s. A( I: N& ~; U
/ V% F  a* X$ u
听到这话,郜凤军严肃地说:“这样的想法要不得!一碰见故障就想着返厂,真要是上了战场,还有时间让你返厂维修吗?”
: W  v2 i% w, R
0 \' W$ N, Y( u+ y% s& s“新旧雷达虽然操作方法不同,但核心工作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我就不信咱们搞不定它。”就这样,郜凤军带头扎进雷达侦察车,开始夜以继日地研究新装备。
. L: t/ W6 t. T
$ y- i( |7 \- u- U* n0 S/ A面对密密麻麻的雷达线路,郜凤军曾花费数个小时,只为测试线路是否通电正常。拆卸雷达部件、万用表检测电路、示波器查看信号……凭借多年积累的维修经验,他根据雷达状态展开了一系列检测调试。
4 Y6 F7 c# U$ a* C8 C
& l7 u- ~, x0 J6 r. c在郜凤军带动下,班里的战友们一个个都“铆”在战车里,观摩并实践如何给雷达“看诊把脉”。
" \7 O3 H5 v1 ?, S# @
) \/ P9 j8 o+ t% A+ D( d: G“找故障点,需要高度的耐心,更需要精耕细作的钻研精神。”雷达技师柯乙鹤说。, M5 g, r, F/ W4 s7 [9 {
2 ^# ?8 a$ f! j. }. C/ i3 Y
柯乙鹤还记得那次,雷达显示器的某个键盘按钮突然失灵。得知情况,他立即赶到装备所在场地,打开操作台,用万用表挨个测试不同线路的通电情况。2 X& C3 D0 Z) t0 M! m. ]8 ]
7 S; r3 p' _1 w$ _) X0 a& f
等到柯乙鹤将一根根线路检测完毕、做好标记时,时间已经过去近一个小时。他终于找到接触不良的线路,将其重新焊接好,成功排除故障。/ s, e* n- S7 [' _6 T, m% {
8 _8 s- L# C, w7 c
“接线只需要几分钟,找到断开的线路却可能耗费数小时。”柯乙鹤感慨,“如何在复杂精密的雷达部件中学会‘聚焦’,是对雷达技师最大的考验。”
" e5 F8 O' v1 Z9 O( @0 n7 Q
$ ?" m" h7 r$ o/ G近年来,凭借在雷达维修岗位积累的经验,郜凤军、柯乙鹤等雷达技术骨干一方面编写操作流程,对雷达专业工具进行改装创新;另一方面通过现地讲解、“一帮一”带教等方式,培养出许多专业能手——1 K- Z  m9 ?' T  L6 g6 g; e

- m+ ~! M/ g0 H, h9 a为了给雷达“把准脉搏”,战士王昊林对装备展开“全面体检”,终于找到引发故障的虚接线路;战士梁仁煜主动申请同时学习掌握两台雷达车,通过对比两台不同装备,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基础……( X6 E! |( y* r7 t% L, \, y
5 e/ ?: S/ C5 H1 G' `# o* b! k
看到雷达维修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郜凤军内心十分欣慰。
+ t9 D1 T9 z# r$ x& X
  |4 Q# p  G2 A" S( S; c$ O1 \2 F& k“我很高兴大家的雷达修理能力越来越强。”郜凤军说,“我们的能力越强,平时雷达的保养水平越高,关键时刻雷达的运行状态就越好。”5 I7 [- j- B& j% o

0 S4 W, b* ^8 k% E7 V来源:解放军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微信登录

×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小程序扫码登陆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9 00:59 , Processed in 0.0995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