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8|回复: 0

人民艺起评:以观演新体验助力演出业破冰再出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2-8-31 2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沉浸式影视、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艺、沉浸式购物、沉浸式体验馆、沉浸式密室逃脱……近年来,“沉浸式”成为文旅领域的一个热词,渗透到演出场馆、文化园区、旅游景区、文化遗产等不同空间,衍变出许多创新活力强劲、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对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的演出业而言,为观众提供更多沉浸式体验,不失为纾困解难的一项重要举措。

危中有机,危中寻机,化解了危就是腾飞的机。即便演出场次受限,像主打文化融合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像主打视觉特效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经亮相便获得了观众的由衷认可。这些作品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因为紧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IP”,更重要是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限制,在沉浸式、互动式等新兴演出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极大丰富了观演体验。当前演出业除了要严防疫情风险,还应临危思变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应用新技术、新空间、新模式、新业态,助力演出方式、演出空间、商业模式换挡升级,丰富观众的观赏体验,尽快从冰封中实现复苏。

为什么要重视沉浸式体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换个角度看就是无可替代的愉悦感,这是观众和演出者都梦寐以求的效果。比如风靡全网的《唐宫夜宴》,利用5G、AR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让“博物馆橱窗中的历史”变成“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现实”,一举收获全网20亿次的播放量、上千万条弹幕。沉浸式体验的优势就在于,借助环境渲染、场景塑造、内容创新等方式,能够让观众超越有限物理空间获取独特观赏感受。创新,其实从来都是艺术的高频词,也是舞台生命力的源泉。从大趋势看,沉浸式体验是引领消费升级的热点方向,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也格外需要演出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

达成沉浸式体验的效果,离不开集成大量科技成果营造交互式空间。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利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数字梅兰芳”以高保真数字人技术让大师重新登台呈现梅派京剧艺术,无不印证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对提升观演体验的巨大潜力。文化负责搭建叙事框架、丰富内容要素;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负责搭建交互场景、提升欣赏体验。打造创新性的观演关系,提供具有科技感的形式包装,让观众能够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中,获得全方位的精神愉悦享受。可以说,与科技相融合将成为演出业发展的一个必经出路。

近年来,公众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攀升。疫情出现之前的2019年,全国演出票房超过200亿元。疫情影响导致文化需求可能暂时收缩,但绝不会消失。所谓“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一旦疫情影响减弱,演出市场也会慢慢走出沉寂。面对当前的困境,咬紧牙关、静修内功、创新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历了疫情的洗礼,演出业必能华丽蜕变,为美好生活助力,为强国征程添彩。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小程序扫码登陆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6 23:05 , Processed in 0.1530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