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9|回复: 0

3·15晚会都曝了啥?看这一篇就够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3-18 2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消费者权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5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了哪些乱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

一文速览

01 垃圾做的卫生巾纸尿裤流入市场

315

3·15晚会曝光了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

央视记者在“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厂区看到,除了打成整包的垃圾,很多卫生巾、纸尿裤都散落在地上,脏乱不堪。几百平方米的仓库一大半空间被这些生产垃圾占用,目测现场至少有上百吨货。

这些生产垃圾都是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但在刘总打通内部关系下,以低价购入。简单的挑选再包装后,以七八千元一吨再倒卖出去。而整个重新包装过程,工人都是徒手操作,根本不存在卫生消毒措施。

02 生产过程不灭菌,一次性内裤变“毒内裤”

315

3·15晚会曝光了多家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存在严重卫生问题。涉事工厂生产环境恶劣,原材料与垃圾混放,工人徒手操作,且虚假宣传材质。国家标准要求的环氧乙烷灭菌环节被普遍规避,部分企业伪造灭菌变色标识,用强力去污剂掩盖污渍,并提供虚假检测报告及灭菌视频欺骗消费者。事件涉及“初医生”“浪莎”“欧诗罗兰”等品牌,对应产品的销量惊人,威胁广大消费者的健康。

03 维修刺客啄木鸟

315

3·15晚会曝光了国内最大家电维修平台啄木鸟,覆盖 300 多个城市、10 多万维修师傅的大阵仗背后,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维修平台掌握着客源渠道,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没有平台,师傅们几乎接不到维修单,因此,每一次师傅们接到平台派发的维修单后,就必须按照平台的要求,想尽办法多收费。如果不隐瞒实际情况漫天收费,就根本挣不到钱,甚至还会因为业绩差,最终丢掉这份工作。

04 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1斤虾仁7两冰

315

3·15晚会曝光了连云港鲜之肴、渔趣多等品牌生产的保水虾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央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但多家企业“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虾仁”。

为让虾仁“有水分”“有口感”,连云港鲜之肴、渔趣多等品牌在加工时添加了保水剂磷酸盐,“给虾增重”。而企业负责人却对此并不在意,他们的成品外包装上也并不作标注,成分表仅标明虾仁和水。

05 电子签放款人竟不是活人

315

3·15晚会曝光了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几乎不监管,在平台签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交易却不在平台进行。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7.3万家贷款相关企业,其中24.99%曾出现法律诉讼,7.21%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2.91%的相关企业曾出现行政处罚。

06 信息黑洞疯狂窃取个人隐私

315

3·15晚会曝光了多家公司利用“精准获客”软件非法窃取用户隐私。这些软件通过爬虫技术,从短视频平台、企业公众号等渠道抓取用户的电话、微信等信息,甚至监控同行直播数据。部分公司还利用三网通信大数据,每日处理高达100亿条数据,精准标注用户信息并售卖。

07 AI机器人成骚扰电话“帮凶”

315

3·15晚会曝光了外呼行业滥用AI机器人和虚拟运营商“小号”,日均拨号量高达10万通,年成本仅万元。企业批量使用无需实名的虚商号段规避监管,通过真人录音结合智能话术伪装人工客服,篡改来电归属地“打显”技术骗取信任。尽管《民法典》明令禁止未经同意的营销电话,但涉事公司凭借与运营商“关系”内部处理投诉,封号后迅速更换线路,形成灰色产业链,导致消费者频遭骚扰。

08 手机抽奖新套路

315

3·15晚会曝光了手机抽奖疯狂敛财的行业乱象,手机抽奖公司号称一天流水20亿元。兑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兑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诺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点名。

在 “诺诺网” 开发票后抽奖得 “200 元话费券”,实则需充值 4000 元、15 个月才能用完。兑吧称此为高获利业务,利用用户遗忘敛财。此外,还有白酒推广等诱导欺诈业务,两箱原价63元/箱的白酒被宣称价值4700多元,最后以39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诺禾负责人称日流水约 20 亿 。

09 五金市场公然售卖非标电线电缆

315

央视3·15晚会再次剑指非标电线电缆,未达到国家要求的电缆都直接摆在台面卖。商家直言,肉眼难辨其与国标线差异,且经营理念一切为了挣钱。

非标电线电缆究竟是谁生产的呢?央视记者走访发现,金明阳、润雄等公司明目张胆造假,不仅外观和国标线一样,还能提供齐全的资质报告,实现“造假一条龙”。

3•15晚会的曝光,不仅是对不良商家的警示,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捍卫。希望相关企业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整改,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本文源自DoNews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订阅号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9-5 06:28 , Processed in 0.0907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