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8|回复: 0

2025年“3·15”晚会主题曝光!聚焦食品安全、金融骗局与数据泄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3-16 07: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2025年3月15日晚8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16个部委主办的“3·15”晚会即将重磅登场,主题定为“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今年晚会剑指三大核心领域——食品安全、金融骗局与数据泄露,同时延伸至公共安全、数字经济等民生热点,揭露行业黑幕,为消费者权益筑起“防护墙”139。在这场全民关注的打假盛宴中,哪些企业将“塌房”?哪些消费陷阱将被曝光?
一、食品安全:从“槽头肉”到预制菜,舌尖上的风险如何破局?

食品安全连续多年成为“3·15”焦点,今年重点锁定非法添加、预制菜隐患及健康商品违规流通三大问题。

  • 非法添加屡禁不止:去年曝光的“槽头肉”事件中,安徽厨先生、东辉食品等企业因使用劣质原料被吊销许可证并罚款超千万元。今年晚会或将深挖食品添加剂超标、冷链运输污染等新乱象。
  • 预制菜“隐形刺客”:部分餐饮企业用低价料理包冒充现制菜品,且未履行成分标注义务。据舆情监测,“预制菜安全”话题搜索量环比暴涨326%,中小代工厂卫生问题成风险点。
  • 健康商品陷阱:以“养生”“提高免疫力”为噱头的伪科学产品,如去年被曝光的听花酒(罚款超500万元),今年或转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领域。
二、金融骗局:从“套路贷”到元宇宙陷阱,钱包如何守得住?

金融安全领域聚焦新型消费骗局与隐蔽性金融产品,尤其关注以下乱象:

  • 借贷平台“割韭菜”:部分APP通过复杂条款诱导借贷,如去年曝光的同城金融礼品卡套路,致消费者损失惨重。
  • 元宇宙营销欺诈:虚拟主播利用AI技术24小时循环话术,虚构海外代购链路或伪造投资回报,瞄准中老年群体。
  • 碳中和概念滥用:企业虚标碳足迹数据、环保认证机构违规发放“绿色标识”,甚至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黑产业链或成曝光重点。
三、数据泄露:AI技术滥用下的隐私危机,谁在偷走你的信息?

数字经济领域首次将AI技术滥用与数据安全列为重点,直击三大痛点:

  • 深度合成诈骗:生成式AI伪造身份、语音合成技术制作虚假广告,2023年相关诈骗案发量同比激增214%。
  • 生物信息盗取:智能家居、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违规采集用户指纹、面部数据,部分企业甚至通过“免费WiFi”窃取信息。
  • 黑灰产业链升级:去年曝光的“主板机”黑产(深圳涉事公司已注销)今年或转向AI数据训练模型,非法倒卖个人隐私
四、延伸焦点:医美乱象与银发经济陷阱

除三大核心领域外,晚会还将曝光医美行业灰色地带与银发经济骗局

  • 医美乱象:上门服务无菌操作缺失、“水货”器械走私、社交媒体“素人种草”实为非法中介。
  • 银发陷阱:以“旅居养老”为名的非法集资、智能穿戴设备夸大健康监测功能,甚至诱导老年人参与刷单返利。
五、维权指南:消费者如何避坑?

晚会同步推出“315爆料专区”,观众可通过热线或网络提交案例。专家建议:

  • 留存证据:购物小票、聊天记录、合同条款需完整保存;
  • 警惕“免费”陷阱:扫码领礼品、AI算命等可能窃取个人信息;
  • 善用法律武器:通过12315平台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
结语:共铸诚信,从曝光到行动
“3·15”晚会不仅是黑幕揭发场,更是消费生态的净化器。从去年的“槽头肉”到今年的AI诈骗,每一次曝光都在推动行业规范与法治完善。正如网友所言:“打假不能只靠一晚,但这一晚能让作恶者胆寒!”

今晚8点,锁定央视财经频道,你最期待曝光哪个领域?欢迎留言预测!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订阅号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9-5 06:28 , Processed in 0.0921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