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2|回复: 0

2025年央视315晚会回顾分析:历届晚会数据回顾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3-13 2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苗建舆情 | 2025年央视315晚会回顾分析:历届晚会数据回顾

原创攀登的攀苗建舆情2025年03月12日 18:51北京
自1991年开播以来,央视315晚会如同一面“照妖镜”,持续揭露消费市场乱象,成为亿万消费者维权的重要窗口。从地沟油到大数据杀熟,从黑心作坊到直播骗局,晚会曝光的超千起案例不仅推动行业规范,更倒逼企业直面危机,成为企业声誉的试金石。苗建信息整理并解析了从2011年到2024年这14年晚会曝光内容的话题、行业、影响企业及企业回应等全部关键信息,意在从数据的角度呈现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以便从消费领域审视受晚会舆论影响企业的舆情应对方式的转变。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01:174个话题
央视3·15晚会曝光话题数分析
央视3·15晚会聚焦国内消费市场热点,每年通过多个曝光话题来揭露各行各业存在的消费问题。
根据苗建信息整理统计,2011-2024年14年间共计曝光174个话题,平均每场晚会涉及近12.4个话题。



图1

如图1所示,2015年涉及话题数达16个,为近14年最多,多聚焦于个人信息安全,这与当年相关政策出台密不可分。2020年受疫情影响,晚会播出延期,曝光话题有所减少,仅有9个。但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的逐渐恢复,2021年开始晚会曝光话题数也恢复正常,2022年与2023年均达到平均数之上。到了2024年,曝光的话题数量再次减少至9个,但关注的领域更加集中和深入。总体来看,近14年每届晚会的话题数差异较小,数量波动相对较为稳定。


02:536家企业
央视3·15晚会涉及企业统计分析

曝光企业:央视3·15晚会直接曝光的企业;
波及企业:受央视3·15晚会曝光企业或行业影响而主动回应的企业;
规模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
名词解释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近14年晚会曝光或波及共536家企业,如图2所示。其中,绝大部分为直接曝光企业,共计492家,占比91.79%;做出回应的未被曝光企业(波及企业)共计44家,仅占8.21%。在536家企业中,规模企业共计131家,占比24.4%;其他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有405家,占比75.6%。



图2

通过数据比对我们可以发现,2015、2019和2022三年直接曝光的企业较多,主要是由于这三年晚会上曝光话题多为涉及面较广的典型性问题或问题行业,进而牵扯到了更多企业


03:18个行业
央视3·15晚会涉及行业统计分析
在近14年的晚会上,不同行业的曝光度也有一定的差别。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174个话题中共涉及18个行业,如图3所示。互联网行业被曝光次数最多,占比达21.84%;食品行业紧随其后,占比14.37%;大健康和通信/电子分别位于三、四位,分别占比9.20%和8.05%;汽车位于第五,占比7.47%。



图3

由上图可知,近3年互联网业内曝光问题逐渐增多。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发展,互联网市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都在不断延展,3·15晚会对业态相关问题的曝光力度加大。其中,电商行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频频被曝光,与之相关的信息安全、虚假宣传与平台违规运营等现象引发关注。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晚会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企业上榜,每年都有企业道歉,但每年都有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或企业出现。
反观,从近3年的情况来看,可以发现,服饰、家居、商贸、能源等行业近三年均未上榜。
从整体情况看,“食、医、行、网”等领域始终是民之所系,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等切身利益,因此互联网、食品、大健康、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更容易被晚会曝光。


04:160家企业回应
央视3·15晚会企业回应情况统计分析
4.1 企业总体回应情况
央视3·15晚会所曝光的企业会立即获得全社会的密切关注,涉及企业主动担责可遏制舆论发酵,透明整改措施能缓解公众信任危机,有效沟通可重塑品牌形象,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避免舆情反复,成为企业的负面烙印。反之,回避或敷衍将加剧质疑,引发二次危机。因此,曝光企业是否及时回应、回应次数如何、回应是否关切重点十分重要。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在492家直接被曝光企业中共仅有114家企业作出回应,占比22.39%;同时有46家企业因受晚会波及影响作出回应,14年来共计有160家企业对外作出回应。



图4

近三年来看,如图5所示,曝光企业的回应率在波动中稳步回升,2024年回应率达到近三年最高34.38%,回应企业数量也略高于前两年。这一数据表明,企业对于晚会曝光的负面影响越来越重视,及时回应有利于降低媒体曝光所带来的冲击。



图5

另外,从图6可以看到,规模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的企业)回应率超过80%。这也从侧面说明,晚会曝光企业的回应率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回应率就越高。其核心原因在于,晚会的高关注度和权威性使得其曝光内容对于知名企业的负面影响极大,规模企业需要尽快对外作出公关应对措施以消除舆论影响;相应的规模企业的舆情管理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具备更加完备的应对突发舆情的能力。



图6

4.2 企业回应次数与渠道统计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近14年做出回应的160家企业共计回应218次,如图7所示。近八成企业仅回应了一次,两成企业进行了多次回应,其中有三家企业回应了4次,分别为信息公司飞流九天、饿了么平台的开发商拉扎斯、以及受“土坑酸菜”事件影响的统一。
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演进,企业回应发声的渠道也有了新的特点:信息与用户体量大、传播速度较快的微博逐渐成为了企业回应的首选渠道。近14年的涉事企业共计发布回应微博106条,占比达48.6%;其余的回应内容通过媒体报道、官方网站、上市公司公告、官方微信等渠道进行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闻话题标签化的影响,涉事公司高管及普通员工面对媒体采访的内容也逐渐以“企业回应”的形式曝光在公众面前,成为企业的又一风险源。



图7

4.3 回应速度变化趋势
依据危机管理的“黄金四小时”法则,回应速度能够直接影响舆论走向。情境危机沟通理论(SCCT)指出,延迟回应易引发公众归因责任,加剧信任崩塌;及时发声则能抢占信息主导权,减少负面联想,有效降低舆情扩散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性及公众情感认同。
从企业平均回应速度来看,在过去的14年间,我们可以看出央视3·15晚会涉事企业的平均回应速度也在逐步压缩,2024年出现小幅回升。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2018年平均回应速度为历年最快,2023年为近五年平均回应最快。从企业最快回应速度来看,除2014、2015、2016三年,每年回应速度最快的企业,均都在1小时之内做出了回应,2024年创下历史回应最快速的记录,仅为播出后的13分钟



图8

从近3年曝光企业回应速度变化来看,涉事企业的回应速度和变化趋势也与历年数据整体相符。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统计,近3年做出回应的企业共有46个。如图9所示,多数企业第一次回应速度为5小时以内,大部分企业都大致遵循了“黄金四小时”的回应原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最晚回应的企业回应速度都在20小时以内,为历年最晚回应速度中最快纪录。由以上数据可见,当前企业对于危机管理意识与应对措施的逐步增强。



图9

315晚会曝光事件对涉及企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曝光后短时间内的舆论风暴会迅速冲击品牌声誉,导致消费者信任崩塌、产品销量骤降及资本市场波动,负面标签可能长期影响公众认知。社交媒体二次传播更会放大危机,形成持续性舆情压力。因此,企业的应对态度、改正措施、修复手段等至关重要,尤其避免“挤牙膏式”回应或空话套话,用实质行动对冲舆论冲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微信登录

×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订阅号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9-5 06:27 , Processed in 0.0942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