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金币 元
银币 角
铜币 分
诚信币 金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回帖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个人主页
|
微信的对手又少了一个。
+ { I' A7 C2 E* t8 n- P- _4 G, P8 q; L. f# z9 V1 R# B( Q
& G4 R( J4 {: }; d# U
飞信这个名字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绝对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在微信未崛起之前,它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社交通讯软件之王。虽然后续飞信也尝试过通过转型的方式来挽救用户流失严重的情况,但效果并不好,正当大家都逐渐遗忘这款软件时,他们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 E; c* ^& h# \1 j2 U( {( U% j- M+ t9 V- e/ a4 n4 q
q% |( ?/ I" ^% i
9 O; `5 @$ F+ n3 k$ c! ^# s5 G4 k/ e# ^
& g/ W/ E0 \& D9 H: T
图源中国移动官方 . u2 G# l6 I O7 m4 Z% A
& q+ s$ C8 b0 I" I# O0 |' S/ w) D
. e! d% Q* M% h6 N
日前,中国移动发布公告,将进一步调整和飞信业务,自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该服务,届时所有用户都无法再登陆和使用和飞信,这也意味着曾经收获5亿注册用户的飞信APP将彻底推出历史舞台。至于和飞信用户的内部个人信息该如何处理,中国移动官方表示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隐私政策进行保存,当保存期限满后就会批量删除。0 ^5 o6 G8 O% a8 U+ Z
4 e# }1 w2 P' H( J, z7 m6 |' p
* D) j8 A+ R6 \4 f作为曾经的社交巨头,飞信为何会在微信崛起后迅速成为“下水道”产品,转型后的和飞信APP又为何难以取得成功? U5 W3 A$ G6 f. F( a
% e: m+ y6 p; h8 L8 O' w
% v7 x2 Q8 R4 w) p1 D$ G“无敌”的飞信倒下了, U' y' S ~/ Q. @8 T! e- O _- R
. g: \# V& k7 ~% g. r4 M( G0 o
: f; S3 }8 Q0 n& B
. K& Y# _4 Z v: l/ g3 k作为和飞信的前作,飞信于2007年面世,算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军即时通讯软件领域的产品,比国民级软件微信还要早上4年。其“巅峰期”在2010年前后,根据当时的数据机构统计,在巅峰时期飞信的活跃用户高达9000万,注册用户更是超过了5亿,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人手一个。9 I3 G2 _/ M2 D3 z! b4 t A
6 V0 l7 j$ h% n* b N, V4 z$ u+ B3 G5 T+ V+ ~
可能有人会质疑,2010年那段时间不正是QQ蓬勃发展的时间点吗,飞信是用什么手段攒下如此多用户的呢?其实很简单,虽然QQ的用户数量诸多,大家对QQ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但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的时代,想用QQ去找人并不是一件靠谱的事情,消费者为了节约流量费往往都是隔几个小时或是隔一两天才登录上去看看消息,根本难以在第一时间看到紧急消息。
) r" |" |& S0 h. p, c' a2 A4 c/ M* f4 C, V* s5 b
' B- X- d. R+ b. J
4 A/ r+ ?3 B- Y0 P: s- w; X# c
+ `0 T8 \0 R$ E; {- A0 G1 P% b
" w8 j4 ^+ x. e: f7 X( V! w7 L图源中国移动官网
1 V3 U! d0 z3 R% `" w, N2 q
& K! O, m/ F1 e, D6 k
& ^/ y% I* `2 }( }- o6 ~* P+ G. R而飞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飞信电脑端直接把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对方的手机上,关键这条短信还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如果双方都在线的话,还可以享受超低资费的语聊,在流量吃紧的3G时代,飞信无论是用户人数还是市场规模都处于领先地位。; s7 }8 s1 P2 B, b) c
* z4 j8 G7 X2 ]5 l
1 e- K' t# g* |
这是飞信的顶峰,起的很快,声势浩大,但落的极快,直接一跤摔进了谷底。! G1 t- j2 U8 Y1 H9 }' N8 C
+ o4 v( Q; ]; i3 i! J
. F8 b; V% q0 [飞信之所以会在短短几年内被微信打得丢盔弃甲,除了腾讯庞大用户基数外,更重要的是飞信自身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开始飞信是屏蔽了其他运营商的,非移动用户根本无法注册和使用飞信,从而白白丢失了不少潜在用户(直到2012年才开放)。
' O" f) B% c3 X- \& ?: ~& G
( F0 `3 ~2 ^1 f4 S4 \; H1 W3 E: k/ C/ y' D8 g3 v) T. M. G6 W1 J
$ {! u7 W8 N( ?2 [8 V3 \4 `
5 X/ \ ]4 A" v3 H) n+ l% S8 N
2 o2 X% r5 X( `/ P- `
雷科技制图,禁止侵权
) b, j3 ?+ D! c; H; k; X2 F' r$ v# A+ {9 A, H
5 m3 p1 c% G: R9 Q5 s
而且最让人不满意的是免费短信服务仅限移动用户可享受,也就是说你在电脑端可以免费发短信给使用移动号码的朋友,但是如果你发给联通的朋友,就要以一毛钱一条的标准收费;如果你用手机短信回复你朋友发的这条通知,也要收一毛钱一条;如果你发给的人不是你的飞信好友,还是一毛钱一条。以至于当时不少用户被逼着换成了移动手机号,否则就只能继续使用QQ或是忍受着一毛钱一条短信的高昂费用。
" U& h" ^! e' L) M1 R9 j/ }5 X8 B. Q4 {' P2 Q; ~
% @/ D( W: R( C$ _
5 i* e7 _' V+ p8 D4 w; n
6 ^0 f6 f, r# ^4 F3 r/ A5 `- Y4 | X6 I
雷科技制图,禁止侵权 $ q% C! b6 r5 O8 T, ]" o
: N" N8 ]/ n; X; }# ~" y, [1 v) V* B' j) ^
于是到了2012年,随着4G时代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对流量资费不再那么敏感,免费发短信这个优势直接荡然无存,最重要的是微信的崛起直接给了飞信当头一棒。后续微信更新的公众号、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让微信逐渐替代了飞信成为新一代社交软件巨头,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难以离开微信,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入口。假如飞信当年及时开放了其他运营商用户注册账号的权利,并推出更多实用功能的话,那微信和QQ基本不可能做到今天的地步。
, e( K: {; M5 C4 h+ r6 `: b6 j
4 j W6 k1 y! Y' S! k3 \
t4 m8 [3 v+ J# f" e, o! u/ D从本质上来看,就算腾讯没有推出微信,飞信也会在短短几年内被其他类似的通讯软件所击垮。飞信一开始的理念是没有问题的,它们只是想做一款能够即时通讯的软件,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到来,消费者对于软件的要求变高了,需要更多的新功能,止步不前的飞信被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与其说淘汰飞信的是微信,不如说是这个时代抛弃了早已落伍的飞信。
1 j% W7 f# ?6 i
& v, a% t/ l" i2 ^9 X( ?
6 P* H+ T9 i1 X% n% R/ H6 q飞信的转型之作,也注定会失败?5 h3 E) p& J% K' b, a2 ?
8 j- l: S) e: ^$ U } F4 W% z) ?% w) d! }3 Z- W7 R
6 @! }$ }' x5 ? u( j1 Q
2017年,在飞信停止服务后,中国移动立马推出了新的转型软件,即今天文章的主角——和飞信。与飞信相比,和飞信面向的是企业办公群体,根据官方阐述,和飞信会为企业团队、群体个性化ict门户提供多种企业级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从即时通讯软件转型成为企业级内部沟通软件。
) H" B# ?7 U8 W+ A1 G1 ~9 [' ]0 B8 s q, O _
( E9 y5 H; q5 } u" v- Y
$ ^2 L+ b! b! S4 S8 p8 P, B) b) q2 y
! N) z* P1 w$ l
3 W1 }& c" H- w# ]0 |图源和飞信APP介绍页面 7 x( a5 @ z; ?! v; O* y# T5 u6 [) G
+ q' L4 M3 B; b+ m3 ?
2 l$ s2 u, O1 O$ U同时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和飞信大大降低了用户之间的沟通成本,只要用户注册了账号就可以实现互相接拨电话,新注册的用户可以获得300分钟免费通话时长,之后的每个月还能获得100分钟免费时长。互相短信沟通的特点得到了保留,不过即使对方没有安装也没有问题,如果对方是移动手机就可以实现完全免费的短信服务仅消耗流量(和之前的飞信类似),如果是电信和联通手机号则需要支付每条1分钱的通讯费用。同时为了解决流量的问题,中国移动还给每个和飞信用户提供了每个月10G的和飞信定向免费流量,来支持和飞信的流量消耗。
# M) b4 r, D. s$ y
7 U/ j& C' ?* z4 g3 R
. P" ~# w; ?: v7 Y: y, M和飞信的优势在于是不需要加对方好友只要有对方的手机号就可以联系,并且拥有移动通讯运营商级别的通话质量(微信的互联网语音受制于网络依然有着较大的杂音和问题)。9 y p' _2 H5 I( p
; ] v6 ^% D1 K( h" A
) z4 O. ~! w. p* S# R% E* P, x) \
; P4 g6 Y. T4 g( I7 ?5 U
$ y6 ?3 T+ C# i2 E# T" S" m. O3 [: y- C0 C) e" Y( ~' `3 E
雷科技制图,禁止侵权 $ L! R* y, ]9 a5 f) z/ f+ @
& t' g4 u6 ?! N1 Z
/ T5 U9 I# w* w! r9 L* _
虽然看上去有些吸引人,但简单想想它也完全不具备什么优势,先不说微信QQ这类早已完全实现了免费通话功能,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免费网络短信的功能,只要手机有网就能跟对方免费对话,更别说大部分用户的微信都是全天候在线,基本不存在临时找不到人的情况。至于和飞信的企业级服务和功能,也逐渐被企业微信、钉钉等一系列软件所替代,还没能发展起来就直接“胎死腹中”。
* w z5 {& X' v9 o* T' r; b6 T/ _
9 c! O& }0 O+ q9 m. I. @3 z
s5 U& f* o$ ]; ]% c* _$ l估计有很多读者跟我一样,直到这次和飞信宣布停运后才知道“原来飞信还有迭代产品啊。”5 J: W! l2 l) j! N$ \7 @: f0 y
) I* L+ g8 D$ J/ V' l$ X$ q- k7 r5 ?3 [1 n1 X* o) s* Z
实际上在去年4月底,和飞信就发布过业务调整公告,称由于业务发展调整,将于2021年4月28日起,暂停企业注册,并对全体和飞信用户不再赠送超级会议、语音通知、群发信使及每月500条群发助手短信条数等体验权益。之后也不再提供多方视频、一对一音视频通话、中移飞厅、日程、福利中心、群发助手、发送短信、短信提醒等功能。
8 \6 G4 s+ I9 M2 t# C3 n3 k8 P/ F( W) j T$ K. @+ z7 Y
7 v3 U6 n( {5 i: g6 v; Q0 }& q- {" n2 e
! |- m% P& b: v3 n
. l. p: V/ v8 N/ u2 \8 d
# M5 }6 }, F/ _# f& H5 s& a雷科技制图,禁止侵权
, `/ R- v! K7 L8 o$ `. Z! |- W1 w# L6 N7 @6 s
0 ]& I3 N1 j: u2 l
不过,至于和飞信会不会是移动最后一次做社交通讯软件,其实现在也不好直接下定论,谁知道之后会不会再套个马甲改个名重新上架呢,只能说中国移动的初心是好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有些过于急功求利,才导致了如今谁也不认识,谁也不想用的局面。( F: \4 x4 D4 _
8 g% y: q! R9 s
8 O/ l. u1 B5 Q1 {* ?3 Y9 }, R说到底,飞信之所以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是他们压根没有照顾到用户的体验,在产品理念上彻底与市场脱节,根本没有去在意过用户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吸引那些潜在用户,这种老掉牙的产品理念在十年前可能适用,但放在当下只会被人嗤之以鼻,这种不会根据时代和市场变化而变化的产品,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反观年龄更大,受众群体更广的QQ,虽然如今的它在多个方面都比不上微信,但它依旧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推出更多实用的功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去留住老用户们。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满足用户需求,跟上市场步伐,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法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