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金币 元
银币 角
铜币 分
诚信币 金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回帖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个人主页
|
7月12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著名导演、艺术委员会主任任鸣追思会在北京人艺一楼排练厅举行。
V! { H* f ]
0 O9 c% `% J; X0 C3 V0 L
7 f9 x* L8 }8 C# E( Z: ?" r
- s! k: z9 u8 V! G6 |) r( Y" f
' B. ]/ [" C% b& t" {
任鸣追思会在北京人艺一楼排练厅举行。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 M$ }+ M, { W% b/ S( U7 m) O2 I* l( q9 x2 m, S
追思会由北京人艺副院长周彤主持,任鸣家属代表,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北京人艺原院长张和平,北京人艺原党委书记马欣,北京人艺原副院长濮存昕,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北京人艺一级编剧郭启宏,北京人艺舞美处原处长郭斌,北京人艺一级演员吴刚,北京人艺一级导演唐烨,北京人艺二级演员闫锐,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王劲松等人出席追思会并一一发言。追思会于上午9:40开始,主持人介绍到会主要来宾后,全体人员默哀一分钟,以表达对任鸣的深切缅怀之情。王文光书记致辞之后,与会人员依次发言缅怀任鸣。
2 y0 y3 J) O, u e R6 Z7 T, [9 S9 d4 E
北京人艺原院长张和平:
: ^ [$ }: f5 U3 x+ A9 d
' E5 a7 S) y$ B5 W2 J" L6 ^“他做到了第四个‘任’”
" z- L1 I- z7 G; W3 u5 w) T: j: P) A- Q: k# @' Q: X* ~! m* u/ a
张和平有一个很宝贝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一些重大节日的发言。2007年11月23日,他就职北京人艺历史上第三任院长的发言稿,以及2014年6月10日那天他离任的发言稿都在上面。$ B H. s. f# U1 ]& }
& t# @9 h: n7 B6 E. q
9 ^) M( w8 }1 v6 M! K3 m0 A4 u! ?* |9 E8 G! B6 ~) ^% T
张和平说,任鸣同志做到了第四个“任”。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6 T, d0 J, ~% [$ E( j' T' v
4 v" U: l( g9 \" h张和平卸任人艺院长,接力棒交到了任鸣手中,任鸣成为北京人艺的第四任院长。张和平至今还清楚记得离任时的发言:“起草任职发言时,我说了三个‘任’,一是信任、二是责任、三是重任,原本是四个‘任’,后来我删去了。第四个‘任’是什么?是胜任。我之所以删,是因为我把它当做一个奋斗目标,藏在心里。时至今日就要谢幕了,我还不想提及这句词。第一,胜不胜任,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第二,胜不胜任也不是当下说了算。在这里借助莫言老师编剧的话剧《我们的荆轲中》的一句台词:历史上见。今天把这四个‘任’转交给任鸣同志,望你把‘胜任’这两个字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两个字其实也是所有人的希望。”而如今,张和平说,任鸣同志做到了第四个“任”。6 q' G, b. B2 p$ f6 p
% x7 B& L4 w+ L. v g
回想起任鸣,张和平眼前总是浮现出任鸣使用的翻盖儿手机,他断定这个手机也没法使用微信。当时,张和平纳闷,使用这样的手机会不会造成信息和观念上的落后或不畅。现在他想明白了,任鸣是希望把自己的心永远放在人艺的舞台上,永远放在人艺的排练厅里,永远放在他一直追求的戏剧世界里。
3 @5 B3 z- ?. C8 t4 ], b6 E6 k% z& P8 F% M* J# `0 w6 A5 h$ \
北京人艺原副院长濮存昕:. I; |- @$ E0 r9 w+ c$ r5 H
" X& Z2 ^$ C" T2 l3 K) R0 P“他一辈子没干别的事儿,就当话剧导演”
( k& J: n; }8 }; u8 n# o6 K: z9 A/ b5 q" ~# t' }8 }$ L# b) I5 C
任鸣的去世,让濮存昕想起了一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今天追思会现场在人艺一楼排练厅举行,进排练厅左手的墙上,写着四个红色大字:戏比天大。濮存昕说,任鸣用生命阐述了墙上四个字的含义,“他一辈子没干别的事儿,就当话剧导演”。
! v9 r4 r x- I$ p8 C$ F4 z% }# Y/ V0 n* a- M$ l% {
0 Z- Z% z+ v% Q `! W ?# o
1 \0 d7 v4 E0 j! o T. N) n& e7 @4 I濮存昕(左一)回忆起与任鸣之间的友谊。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 k: n& g! P2 g& O' x7 P+ j/ F# ]2 }. s2 |3 v1 \
从事舞台艺术的人,若不把假定的戏剧、空空的舞台,搞出真的艺术感觉,不把这一行看得比天还大,是干不好这一行的。濮存昕深信任鸣做到了这一点,这些年他把生命交给了舞台,似乎是怀着一种向死而生的壮怀激情,曾与演员在笑谈中喊着“人艺万岁”。
# G- Y: Y, M' H4 j. U# T C9 `' p( l) r! {( K/ R0 g! s* Y3 x/ k
濮存昕回忆起与任鸣之间的友谊,两人差不多前后脚进入到人艺,“参加他导演的戏,他说到兴致之处,有时候会手舞足蹈,还开导过那时不知如何演名著的我,如何去理解角色”。参加完林兆华导演的戏剧《哈姆雷特》,每一个主创都为这个戏写几句话。濮存昕记得任鸣写的话最简短而精彩:“台上台下都是乡亲,戏剧就是回故乡,剧院是我们和观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这句话常被濮存昕在别处引用。
5 \9 }- s1 A1 x/ h, }) G4 ` t# Z( b' j4 v6 V) \1 f. A6 a
1991年,濮存昕出演谢晋导演的电影《清凉寺的钟声》,在片中出演一名被中国人收养的日本遗孤,需要和日本女演员栗原小卷用日语演对手戏。当时,任鸣就邀请濮存昕去他家吃饭,让妻子东红辅导他日语台词,用一种非常简练的语法学台词,拍摄时效果特别好,栗原小卷第一次和濮存昕对词时,很容易就能听懂。$ C5 d( d- a( H. P7 J
$ c7 T' G; q9 }/ K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
( C! w! Q1 g5 O( p1 E
5 g1 c5 ]* F1 e0 b: L“守着相爱的人,干着心爱的事,这就是幸福”( a6 J, F) J8 R. u
; i$ I# m& a# g9 d& o5 a1985年,冯远征和任鸣认识。当时冯远征经常去中戏的宿舍找任鸣聊天。1987年,任鸣进入人艺工作,两人正式成为同事。“我见证了他如何走进人艺,见证了他和东红的恋爱,见证了他如何成为导演”。说到动情处,冯远征在追思会上一度情绪失控。5 M1 {$ I0 \! Q6 V+ i+ z
% R9 c' y( ^ `) {5 c- e& T! u" U0 m
) c$ |! V# F" ^6 c( p2 G
) ?1 r& q$ @; g2 F* I& @
/ _2 u% k3 C% e2 w5 A7 e5 {回忆起任鸣,冯远征一度潸然泪下。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 c% }# c$ F; }/ x
# D/ ~% Y: @' u7 [/ V5 o+ @冯远征一直知道,任鸣身体不太好。任鸣口袋里经常装着一些糖,补充能量,他有时候会问冯远征,要不要吃一块。人艺建院70周年的那段时间,任鸣压力很大。冯远征回忆,6月12日,直播完了之后,任鸣拉着冯远征说,太棒了。冯远征知道,当时对他来说是一个释放。当时任鸣曾考虑过,人艺建院70周年后,自己打算退休,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刚到人艺的时候,想做一名导演,没想到现在会有这么多荣誉和责任在身上,应该感恩。
3 J1 A: F' i2 p' u* ]) M1 N* K" f3 b, a* Q# z" z
冯远征记得十几年前,任鸣曾对自己说过:“你是守着相爱的人,干着心爱的事,这就是幸福”。冯远征觉得,“他其实不只在说我,可能也在说自己,虽然他走得比较早,但我相信他这一生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一直在守着心爱的家庭,为自己心爱的事努力。大家都说他在排练场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我觉得这就是幸福的表现。他一直践行着自己当年说的那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戏剧’。”
9 M0 X% M# K0 v7 t. g. B& R+ \9 B& J9 q8 k" r5 n
北京人艺一级演员吴刚:
) g$ ?0 T4 P1 D( Q2 J3 m. A+ s
“他是北京人艺这个舞台忠实的坚守者”3 o* ^- }2 I. V& E% N
4 w k7 s" C" n% P$ i+ z在吴刚眼中,任鸣是一个好导演、好哥们,也是一个善良天真的大男孩。他回忆最早和任鸣相识的经历,当时任鸣在人艺实习,自己也刚从学员班毕业,当时排戏还有一点补助。吴刚就骑自行车去中戏找任鸣签字,给他发补助。一进到他宿舍,他让吴刚猜一下哪张床是他的。任鸣身高一米九,里面靠窗户的那张床比其它床都要长一些,一看就是他的。那一次,任鸣拿着领的50多块钱,请吴刚吃了顿饭。有一次,任鸣生病住院。吴刚去看他。他说自己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以后每次过安检就会响,就和你们不一样了。
6 E0 ]7 X) Q0 d; L2 u+ Y- Y" v
# H# I+ C( R; O& A# U# A2 Z! O
0 v7 H) m9 \; e
. ^' [- ]+ h3 Z" Q# h吴刚做了一个任鸣经常做的祝福手势。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 ?" c9 [+ ]/ p G: a3 Q, k( H$ m' w; H1 t. s; ~; F! S
吴刚非常信奉两句话,一个是认真,一个是坚持。认真改变自己,坚持能改变命运,不是有了希望才要坚持,而是坚持才会有希望,任鸣都做到了。今晚七点半,首都剧场钟声再次敲响时,也意味着本轮《哗变》的最后一场。“我们为任鸣而演,他是北京人艺这个舞台忠实的坚守者”,吴刚做了一个任鸣经常做的祝福手势。" C2 A+ S0 P/ s' p% W5 j
/ O2 S3 u* O+ q* m% P+ o/ M* {
新京报记者 滕朝 郭延冰
) J @( S, B9 k/ q
: k9 C, _. s' E编辑 徐美琳# m4 N4 g! q& I+ R6 N! [
: ~5 Q y( \+ `% ~- {7 e校对 付春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