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08|回复: 0

中央歌剧院新中国建国60周年巨献—《白毛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09-11-17 15: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再现歌剧《白毛女》的意义 歌剧《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建国60周年之际将歌剧《白毛女》再次搬上舞台,是通过演出经典作品对人们再次进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白毛女》的故事产生于民间传说,形成于革命胜地。这个歌剧当年激励着千百万人投身革命,是时代的坐标。现在,每当《白毛女》熟悉的音乐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时,总会获得观众经久不熄的掌声。相信,此次中央歌剧院精心排演的整台歌剧定会使人们再次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岁月。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与首演 1944年3月,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前方回到延安,带回了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的记录本。内容叙述一个被地主迫害的农村少女只身逃入深山,在山洞中坚持生活多年,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又因偷取庙中供果,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后来在八路军的搭救下,她得到了解放。这些生动的情节吸引了人们。为了向即将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鲁艺师生决定以它为题材,创作一个大型的新型歌剧。 1945年4月28日,也就是中共七大召开期间,《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五幕歌剧《白毛女》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该剧的作曲分别是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向隅、陈紫、刘炽。导演王彬、王大化、舒强。王昆演喜儿,凌子风演杨白劳,陈强演黄世仁。 歌剧《白毛女》的剧情 佃农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杨白劳因生活所迫向恶霸地主黄世仁借了高利贷,之后外出逃债。在除夕之夜杨白劳偷偷回家。黄世仁闻讯后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喝做豆腐用的卤水自杀。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逃入深山,头发全白。两年后,大春随八路军回乡,在山洞里找到喜儿,替她申冤雪恨。结尾处,村民们和喜儿一起开会声讨黄家的罪行,庆贺穷苦人的重见天日。 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 歌剧《白毛女》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优秀的新歌剧作品。 歌剧《白毛女》的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程式。剧中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吸收歌剧《白毛女》的表演,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借鉴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歌剧《白毛女》的传承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以当年延安鲁迅文艺学院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成立了中央实验歌剧院,歌剧《白毛女》也随着中央实验歌剧的诞生(后中央实验歌剧院又更名为中央歌剧院),成为这个剧院的代表剧目,保留剧目不断上演。 1977年,曾任中央歌剧院院长的著名作曲家王世光和当时中央歌剧院驻团作曲家黄安伦将歌剧《白毛女》进行了重新配器,并于同年2月在北京连续上演4场。 此次即将上演的歌剧《白毛女》将选用2004年9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白毛女》总谱,并对表演和舞美进行再创作。 中央歌剧院于11月6日召开了重排歌剧《白毛女》的动员会,会上院长俞峰强调,此次重排《白毛女》首先要再现其原剧风貌,在此基础上要突出体现歌剧的魅力,特别是展示西方歌剧的表现手法。他举例说:“阿炳演绎的《二泉映月》好,而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版本也好;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流传广,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家喻户晓。这说明艺术有多样性,只要演绎得好就能成功。我们此次上演歌剧《白毛女》要突出西方歌剧的交响性理念,更要用美声的表现力感动观众”。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小程序扫码登陆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5-5-6 13:21 , Processed in 0.0982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